建校40余年以來,在辦學的過程中,構建了“為學生健康成長奠基”的辦學理念,確立了“心理教育塑人格,科普勞技展特長”的辦學特色,形成了以“文明、好學、團結、進取”的優良校風;“科學、嚴謹、生動、創新”的教風;“勤奮上進、樂學健康”的學風。
工作中,以先進的辦學理念和卓著的成果而成為全州小學教育的佼佼者,跨入了省州縣教育先進示范學校行列,它就是我縣在創新科學教育之路上培養綠色科技素養的——硯山縣第二小學。
近日
記者走進硯山縣第二小學
怡情樓的校園科技館內看到
墻體上掛滿了榮譽證書和獎杯
20余個學生分成三、四個組
在老師的帶領下
開展了“非牛頓流體”
和“棉花糖波”實驗體驗活動
現場開展“非牛頓流體”實驗體驗的同學們,大家分工明確,一個拿杯子,一個放面粉,一個將水倒入杯中,不一會兒的工夫,“非牛頓流體”實驗體驗活動成功完成。
而另外的一兩個組也在認真地開展著“棉花糖波”實驗體驗活動,有的同學撕開膠帶、有的拿木簽、有的穿棉花,大家齊心協力,不一會兒,也成功完成了“棉花糖波”的實驗體驗活動。
通過開展此次活動,讓同學們體會到了科學帶來的神奇魅力,并在同學們的心中埋下了一顆顆探索世界的種子。
硯山縣第二小學 五年級(5)班 楊順然
今天我來參加我們學校的科技活動,我感到非常的開心,因為一個個有趣的科技小實驗讓我們懂得了許多科學小道理,所以我非常喜歡我們學校的科技活動。
據了解,學校占地39000平方米,有校舍10649.7平方米,綠化面積9000平方米,建有五幢共82個教室的教學樓和綜合樓,設有規范的多媒體教室、教師電子備課室、科學實驗室(5間)、科學儀器室(1間,配備為I類)、科普勞技展室等27個功能室;
圖書室藏書60000余冊(科學教育圖書1.1萬冊),生均30.28冊;學校自己規劃、建成了校園科技館,是中國科協第一批73家“科普中國校園驛站”項目單位,建有宣傳科學教育的櫥窗、宣傳欄共4個(塊),有科學實踐種植基地2600平方米,學校現代教育、科學教育氛圍濃烈的校園環境。
為使科學教育工作落到實處,該校還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副校長、教務處、教科室、總務處為成員的科技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及由6名素質強、經驗豐富的專職科學教師組成的科技活動小組,每學年初召開科普工作專題會議,制訂切實可行的計劃,負責學校科技教育教學工作的布置、協調、督促和經費的落實。
另外,還利用怡情樓的四樓單獨建立校園科技館,用于完善科學工作室場館的建設,配備1個樂高專業教室、1個工程學制作室、1個創意繪畫室、1個創客空間、1個航模制作室、1個建筑模型制作室、1個車輛模型訓練室和1個總面積約410平方米的互動式實踐活動廳,用于開展日常科技實踐活動課。
硯山縣第二小學科學教師 張曜
我們學校的科技活動主要是以社團的形式來開展,社團這一塊主要有機器人競賽、模型競賽等,開展這些活動對于學生來說,可以幫助他們增長視野,也拓寬他們對科學的探索。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艱辛的付出得到了真誠的回報。近幾年來,學校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學校共獲“全國特色學校”、“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單位”、“全國勞動技術教育先進學校”、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云南省科技教育示范學校”等榮譽稱號和獎牌,科研課題“活動課程和中小學生科學素質的提高”被評為全國總課題組優秀實驗學校,被省教育廳評為教育部重點課題西部地區中小學《體育與健康》“優秀實驗學校”等。
2015年以來,學生參加各級各類競賽共3000余人次,分別獲國家、省、州、縣的一、二、三等獎;教師參與各級論文、案例、課件、活動方案、活動項目競賽共4000余人次獲國家、省、州、縣的一、二、三等獎,其中,科技創新大賽獲獎師生達2190人次。
在下一步的科技教育工作中將有怎樣的規劃和打算?硯山縣第二小學校長范旭瑞表示:
硯山縣第二小學校長范旭瑞
下一步,我們將充分發揮硯山縣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科技教育實踐基地作用,開設更多的科普知識活動,為全縣青少年科學素養的提高夯實基礎,積極選派教師參加各級各類專業培訓,打造一支強有力的科技輔導團隊,努力創建全省科技教育示范學校。
求關注 求轉發
硯山縣融媒體中心記者:楊朝仙 吳繼香
編輯:納蕊鑫
責編:王春梅
審核:李興偉
歡迎投稿!
聯系電話:0876-8885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