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高考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可實際上現在考研的競爭壓力也是很大的。隨著考研復試結果的公布,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啊!
北京協和醫院的復試引來爭議,原因是一位初試考了331分的陳姓考生,在復試后竟然成功逆襲了初試390分的學生,熱議如沸。
一時間,網上充斥著關于這位逆襲考生的各種“身世版本”,質疑學校不公的大有人在。
但陳姓考生的本科學校和擬錄取的研究生學校,都紛紛發布了辟謠聲明,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初試成績331分,復試逆襲390分考生
北京協和醫院是學醫的同學非常向往的一所高校,在今年的研究生復試中,陳同學初試并不算理想,滿分500分,考取了331分。
而另一位考生初試考到了390分的高分,復試卻被陳同學趕超,相差59分的分差,看似是一個巨大的鴻溝,卻在最后被抹平了。
該校2022年碩士研究生腫瘤學專業,僅錄取一人!按照百分制核算下來,陳某以微弱的0.57分勝出。
該校研究生招考,是采取筆試、復試各占50%的比例進行,復試逆襲的并不少見,但如此大的反轉還是讓不少人提出了質疑。
網上傳出,陳某是其本科學校濟寧醫學院教務處處長的孩子,因此才會享此“優待”,事實果然如此嗎?
所涉及的兩所大學均發出辟謠聲明,謠言止于智者
隨著網上的質疑聲越來越多,濟寧醫學院發出聲明進行澄清。
該院教務處主任只有一女,研究生畢業后已經成家,和陳某毫無關系。
而為了自證清白,濟寧醫學院甚至公開了陳某父母的真實姓名,并稱其均在山東務農,并無特殊之處。
北京協和醫院的回應也很硬核,表示整個復試的過程,包括英語口語答辯、專業知識考查等,均有錄像可查,不存在違規行為,更沒有什么內幕。
學校是按照招生規則進行復試和錄取的,希望謠言止于智者。
本科期間發表多篇SCI論文,寒門貴子光明正大的逆襲
本科生發論文并不多見,哪怕是在985高校。但陳某在本科期間就發表了多篇SCI論文,其中有一篇是第一作者,該篇論文的影響因子達到了6.58。
這足以證明他的科研能力,而據知情人透露,陳某在初試后看到成績,也一度覺得要落榜,甚至做好了第二次考研的準備。
據他的發小爆料,陳某的家庭并不富裕,父母都是老實的農民,在家種大棚供他上學,陳同學多讀一天書,父母就要多干一天活。
他的高考成績很一般,進入臨床醫學專業后跟著導師進實驗室,每天忙著做實驗、寫論文,去年暑假都沒回家,不是在學校學習就是到醫院里實習。
正是因為他覺得本科學歷一般,才猛攻論文,希望能在研究生階段上一個好學校,目標很明確。
很多網友看后表示,這是寒門貴子光明正大的逆襲,質疑可以,但不要造謠!
而針對他的考研英語只有47分,卻能在本科階段發表SCI論文,其實這個也不算是大問題。
因為現在網絡上的翻譯軟件很多,即便是英語成績一般,也不影響查閱和寫作。更何況,對于考研英語來說,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簡單。
能力和分數哪個更重要?張雪峰老師的建議很中肯
對于這個錄取結果,大家眾說紛紜。應該說這兩個學生都很優秀,但名額所限,只能錄取一個!
遺憾肯定是有的,但這又何嘗不是另一種公平呢?畢竟進入研究生階段后,更多的是要靠自己的科研創新,分數是門檻,入門后的學習生涯,才是最考驗人的。
從起跑線上來說,陳某已經贏了,且該校按照正常錄取規則和流程,也沒有問題。
這也不是說初試390的就不好,只能說強中自有強中手,一山還比一山高。
調整好心態,接受調劑也好,準備二戰也罷,都不失為人生的另一種選擇。
此時筆者耳邊響起了網紅教師張雪峰的一句話,他說:“如果考研某個學校某個專業全國只招一人,那奉勸各位考生慎重考慮,因為你永遠不知道,招的這個人有何特殊之處你沒有。”
但這也不是絕對的,每個拼搏的人都值得尊重,還有一種美好的品質,叫做愿賭服輸!
那么,你對于陳同學的逆襲怎么看?歡迎留言討論,關注懂人物,持續為您推出精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