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生地考是試水戰,文化考是大決戰,那么體考就是奠基之戰。
生地成績僅用于同分比,而體考成績需計入中考總分,體考成功能為中考提氣,失敗則增加中考的壓力。
面對一分踩千人的中考現狀,體育強勢者力求零失誤,弱勢者也需從點點滴滴努力提分。
我們女兒中考時體育總分是30分,但孩子一向不喜運動,總擔心孩子在體考這一關就卡了殼。
我們體考選的是仰臥起坐與立定跳遠這兩個項目,孩子的仰臥起坐滿分還能多做幾個,但立定跳遠就差遠了,平時讓她練跳遠,怎么著也不會超過1.65米,當時體考估分約22分左右。
體育考試失8分!心理上很難接受,況且文化科目并不理想,一家人也曾陷入深深的焦慮。
考期未到,絕不放棄,我們堅持每天練20分鐘,體考前一周能夠跳到1.7米多點。
體考前一天我們做最后一次的練習,并沒什么奇跡,但是,我發現了一個問題。
孩子運動鞋的后跟特別出!要是鞋跟短一點不就可以多算兩厘米了嗎?我突然靈光一閃。
我為自己的發明欣喜若狂,拉起孩子去市場買了一雙后跟比較垂直的運動鞋,還故意買小了半碼,讓孩子穿著稍微緊一點,這樣起跳時腳不會在鞋里打滑。
體考當天,出發前給了孩子兩支hong牛飲料,讓她穿著舊鞋拎著新鞋。
我說,你進場時喝下紅牛 ,準備跳遠時換上新鞋,要不新鞋穿久了會腳疼。
孩子很配合地連連點頭,看著孩子出發的背影,心情是忐忑的。
下午3點多,突然接到孩子的電話 ,孩子居然在電話那頭哭了,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可是,我還是笑了!
女兒跳了1.87米,體考總分29.4分,我們的體考僅失0.6分。
我不知道是飲料的功效還是運動鞋的助力,總之我們贏了,一切努力沒有白費。
寄語家長
2022年的中考就在眼前,體育中考也會先行一步。
當下的中考已經不只是孩子的考試,而是一個家庭的規劃。
家長最好陪孩子一起走,多點關心與交流,事無巨細,重在參與,家長的關懷會是孩子堅強的外驅力。
即使我們的中考成績不算理想,但是陪孩子走過的路,將是彼此一生的美好記憶。
走在高考路上的家長為中考生加油!育兒路上我們一起交流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