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其他同年齡段的孩子相比,小黎的玩具并非積木、玩具車或毛絨公仔,而是一摞摞的卡片。他的書桌下放著兩本硬殼卡冊和大量零散的奧特曼卡片。事實上,在各地校園旁的小賣部里,奧特曼卡片總會成為放學后的搶購焦點。初一學生小黎說,想獲得這些卡片需花錢買卡包抽卡,價格從1元到20元不等。
對于走紅的卡片,不少家長將其定義為“毒瘤”,因為在大量“外行”成年人看來,它們與普通的撲克牌沒有什么差別。但對于部分未成年人和卡迷來說,這些卡片不僅有收藏價值,還有不小的升值空間。在二手交易平臺,一張稀有級別的卡片能賣出2000余元的高價……
不同級別卡包售價不同有小學生花萬元買卡
“這一袋里放的全是R卡,沒有什么價值。SP和1、2、3彈的HR卡都在我的卡冊里。”提到奧特曼卡,在濟南上初中的小黎突然來了精神。相比積木和玩具車,奧特曼卡才是他的“真愛”。
時間回到4年前,9歲的小黎在槐蔭區一家文具店見到了奧特曼卡片,聯想到此前有博主曾提到,這類卡片可能大火,他便拿出20元零花錢買了兩個“10元包”。打開后,里面是精致的卡片,漸變的效果令小黎愛不釋手,此后每每攢下零花錢,小黎便會拿去購買奧特曼卡。
“并不都是10元一包,有經典包、豪華包、傳奇包、榮耀包……最便宜的1塊錢1包,貴點的20多塊1包。”小黎說,不同級別的卡包抽到奧特曼卡的品質不同,其品質也從R級到SR、SSR、PR、UR、HR、LR、SP不等。花錢購買的卡包,得在拆開后才能知道抽到了哪些卡片,這也極大推進了他的“收藏欲”。
為了能夠更好地儲存曾經抽到的高品質奧特曼卡,小黎還特意購買了兩本卡冊。1日下午,小黎向記者展示了他的卡冊,卡冊內放著大量奧特曼和怪獸形象的卡片。“買這些卡我總共花了4000多塊,我的同學更厲害,他買卡花了上萬塊。”
卡片具有一定收藏價值品相好的能賣2000余元
對于父母口中“買堆破卡完全沒用”的說法,小黎不能認同。“這些卡是可以升值的,開出什么卡也要憑運氣。你看我這一張,現在能賣2000元,有好多人聯系我想要收走它。”小黎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張卡片介紹,該卡片被稱為“大頭塞羅”,是一張較為稀有的奧特曼卡片。
在二手交易平臺,記者檢索關鍵字發現,的確有不少“卡迷”在花重金求購這張HR級別的絕版奧特曼卡片,還有網友以2200元的價格,對外出售自己的“大頭塞羅”。
并非所有稀有卡片都擁有高身價。一張卡有無劃痕、外觀新舊,成了評判其價值的決定性因素。“我最早買的一系列HR卡,因為時間長有點氧化了。如果早點意識到它們的價值,買卡套好好收藏,它們能值更多錢。”
學生眼中的“社交法寶”家長眼中的“毒瘤玩具”
上小學六年級的洛洛也對奧特曼卡情有獨鐘。“我們班很多男生都玩奧特曼卡。我后桌抽到了SP卡,他運氣真好。”洛洛一臉羨慕地說。
洛洛說,奧特曼卡片在某種程度上已成為了學生間的“社交產品”,大家會因為卡片而交流溝通,擁有優質卡片的“大神”在小伙伴中也會成為不一樣的存在。
但對于大多家長來說,奧特曼卡片是“毒瘤”。
“給孩子零花錢是為了讓他渴了買喝的、餓了買吃的,但孩子卻把錢拿來買那些紙片,有的孩子偷錢也要去買。這樣瘋狂的情況,這些卡片真的不算‘毒瘤’嗎?”孩子正在上五年級的王女士說。
心理專家:需正確引導孩子
針對卡片在未成年群體中風靡的情況,濟南二安心理咨詢中心主任莊衛東指出,這類產品能夠讓孩子‘欲罷不能’,與其自帶的不確定性和挑戰性有一定關系。
莊衛東告訴記者,卡片能成為孩子們的另一種“社交語言”,也與從眾心理有一定關系。“這也反映出部分孩子內心是孤獨的,通過這樣一類東西實現社交分享,獲取群體的認同和自我滿足。”
對于家長們的憂慮,莊衛東認為,家長可以對孩子加以引導,但不要強制約束。“可以讓孩子們接觸更多有利于智力發展的游戲,或者帶孩子去戶外。最重要的是,要與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 (文中小黎、洛洛、游坤為化名)
(濟南時報·新黃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