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西北大學號召學生捐出一杯奶茶錢的新聞刷屏了。
很多人驚呼“大學原來還這么窮?”
其實大學缺錢號召學生捐款是可以理解的。
但你聽說過有大學為了錢詐騙學生的嗎?
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認識一下美利堅教育界的泥石流——德利大學(DeVry University)。
賠償一億元的學校
2016年,美國聯邦貿易促進會(FTC)正式起訴德利大學。
原因是德利大學存在欺詐學生的行為,FTC要求德利大學必須返還1.2億美元的資金。
最后德利大學選擇與FTC達成一億美元的和解,一部分返還給被騙的學生,一部分用以免除學生高達5060萬美元的債務。
其實這對德利大學來說是家常便飯了。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美國教育部收到46000起的教育詐騙案投訴,其中3600起和德利大學有關。
那么這所大學究竟是什么來頭?居然能在美國商界和教育界都留名呢?
其實德利大學早年間也闊過,它的前身是芝加哥的德福斯特職業培訓學校(De Forest Training School)。
學校的創辦人是美國發明家赫爾曼·A·德利(Herman A. DeVry),一生最知名的發明就是便攜式電影放映機,是投影儀的祖師爺。
德利創辦這所學校的初衷是為了教育和培訓使用投影儀的技術人員,并用他的朋友李·德·福斯特(Lee de Forest)的名字命名。
李·德·福斯特也非凡人,他是無線電和電影有聲技術的先驅之一。1960年獲得奧斯卡榮譽獎,以表彰“他為電影帶來聲音的開創性發明”。
可以說,德利大學的兩位開衫祖師爺都是堪稱硬核的理工大神。
1953年,德福斯特職業培訓學校更名為德利技術學院(DeVry Technical Institute),并在4年后拿到了授予電子學副學士學位的資格,算是有了個大學的樣子。
后來一家名為Bell & Howell的公司收購了德利技術學院,
1968年,Bell & Howell又收購了俄亥俄理工學院,將其與德利技術學院合并。
德利技術學院由此改名為德利科技學院(DeVry Institute of Technology),這次德利更進一步獲得了電子學學士學位。
到現在為止,德利大學的發展軌跡還算正常。
但誰成想,后面德利大學出了兩個神人,他們的操作真是讓人小刀剌屁股——開了眼了!
美國教育界的臥龍鳳雛
丹尼斯·凱勒 (Dennis Keller) 和羅納德·泰勒 (Ronald Taylor),他們兩個都是德利的老師。
都說狼找狼,虎找虎,屎殼郎找蝲蝲蛄,凱勒和泰勒兩人認識后一見如故,表示都要做出一番事業了。
兩個人合計了一下,覺得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這輩子都不可能打工。還不如自己創業。
于是兩個人從親戚朋友那里借來了15萬美元,開了一個凱勒管理研究院,專門授予學位的走讀學校。
后面發生的事,也說明他們兩個人是老神仙放屁——不同凡響。
凱勒管理學院辦起來后狀況非常良好,隨后他們搞了一個杠杠交易,以147.4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自己的老東家德利科技學院。
不久凱勒管理學院與德利科技學院合并,成立了私人營利性質的德利大學。
同時,德利教育集團也成立了,凱勒任集團CEO,泰勒任集團COO。
于是,凱勒和泰勒二人成為了自己前任老板的老板,堪稱打工人之光。
德利教育集團一路高歌猛進,于1991年在紐交所上市,真是小母牛上太空——牛b上天了啊。
公司上市了,大學也辦了,凱勒和泰勒也成了教育家兼企業家。
同時,美國的教育界和商界也同時多了一對臥龍鳳雛。
買買買的大學
德利大學辦起來后,凱勒和泰勒明顯是想把學校搞成多元性的綜合大學的。
一般人的思路,那就是招更好的老師,建立自己的學院。
但教育這個事,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凱勒和泰勒覺著這樣太慢了。
能夠買的東西,我為什么要自己從頭搞一個呢?
1996年,德利集團收購了一家專門為學生準備會計師資格證考試的教育公司,初步的談判價格就高達1868.5萬美元。
2003年,德利集團又收購了加勒比地區的羅斯大學,為大學增加了醫學和獸醫學專業。
2005年,張伯倫大學在位于圣路易斯的護理學院也被他們買下,從此德利大學又有了護理專業。
2009年,德利大學又買下了巴西西北部的兩所學校,德利大學就這樣擁有了海外分校,之后更是買下了六所巴西的大學。
這樣的瘋狂收購的后果是:2010年德利大學在 美國26 個州擁有近90個校園學習點和 7000 多名員工。
德利教育集團母公司擁有12000多名員工。到 2010 年夏天,德利大學的本科招生人數達到 68290 名。
好家伙,人家哈佛大學2019年的本科人數也還不到一萬。
有模友會好奇了,德利買了那么多學院,又招了那么多學生,辦學水平如何呢?他們哪來那么多錢?
只要是錢就想掙
從體量上看,德利大學已經算是一個大學校了,但他們的辦學水平,真的是流量明星演戲——菜到家了。
從1931年至今,德利大學的教育還在技校水平,在管理和教務上不說是井井有條吧,也可以說是一塌糊涂。
藍翔跟它一比,都可以說是世界名校。
德利大學每年的畢業率只有29%!也就是不到三分之一的學生順利畢業,這個數據要是發生在國內,我估計內卷的家長能把校長辦公室給踏平了。
那可能有模友要問了:這樣爛的大學,還有人愿意去?
入學的人還是有的,因為德利大學業務水平不行,但人家錢多,廣告宣傳得狠啊!
畢業率低不要緊,德利大學對外說從自己這里畢業出去的學生,90%都進入了自己心儀的領域。
美國大學在宣傳自己時,都會拿畢業生的薪資說事,邏輯也簡單:讀書嘛,掙錢嘛,不寒磣。
德利大學深諳此道,它對外說自己的畢業生比其它學院和大學的畢業生,薪資平均高出15%。
當然,這些話都是上墳燒紙——糊弄鬼的。
問題又來了,德利大學辦這么多事,他們的錢從哪里來呢?
有聰明的模友肯定會說:肯定是剝削學生,收天價學費。
可德利大學在大氣層,人家直接給學生放貸!
每個入學的學生如果一下拿不出那么多錢,是可以選擇接受學校的貸款,分期付學費。
這一點上,國內長租公寓直呼內行。
根據資料顯示,每個德利大學的學生在畢業后,都會背負上平均四萬多美元的債務。
這可不是助學貸,是有高利息的,其中的利潤可想而知。
不僅是年輕的學生,德利大學屬于是個錢就想要,有棗沒棗都要打三桿子。
連退伍的美國士兵,德利大學都會以技能培訓的名頭騙對方入學,把最后一點撫恤金都榨干。
一位叫Eric Luongo的老兵,在自己不知情的情況下,與德利大學簽了一筆貸款文件,結果得到的就是一個找不到工作的平面設計學位,還有10萬美元的貸款!
死灰復燃
德利大學這些瘋狂的舉動,已經不能說不要臉了,因為德利大學明顯就沒有臉這種東西。
《華盛頓月刊》搞了一個“美國最差的20所大學”,德利大學位居第一,同時還把它做的事都曝光了一遍。
美國人驚呆了,原來人賺錢要憑良心,沒有良心可以賺得更多。
德利大學你改名叫“得利大學”算了。
德利大學賺黑心錢的同時,吃到的官司也不少,基本上隔幾年就有學生和教育機構起訴它廣告造假,學生貸款業務存在不良行為等等。
維基百科上關于德利大學訴訟的部分資料
最大的一場官司,德利大學被控訴在三個學生貸款上有“可疑做法”,德利大學選擇庭外和解,把從銀行收到的88122美元退還給了學生。
之后就是我們在開頭提到的,FTC起訴德利大學,要求其支付1.2億美元的罰款,并免除一部分學生的貸款。
這有一部分的原因,是當時的奧巴馬政府嚴令打擊私人營利大學的不規范行為。
2015年,德利大學宣布關閉全美14個校區,三年后又關閉了8個。
那么德利大學最后受到懲罰了嗎?
只能說德利大學罰款交了,分校關了,但公司還是沒事。
因為德利大學忙著賺錢的同時,也知道為自己培養說客。換句話說,就是“我上面有人”。
2011年,德利大學花了72萬美元,讓說客在國會為自己辯解。
到了2018年4月,德利大學的股價居然還反彈了!
因為當時是人類懂王川普執政。
懂王政府廢除了很多奧巴馬時期的政治遺產,包括之前的教育管制政策……
每個父母和孩子都希望自己能夠考出優異的成績,但是,任何人之間也總是存在差距,該怎么辦呢?
應廣大家長的需要,給大家推薦這套對標中高考要求的技巧套裝——《等你在北大清華》,這套書有兩本,分別是《等你在清華》、《等你在北大》,通過這套書,可以讓孩子們迅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這套書是清華北大等學霸的真實事件的分享,共分為三個篇章,奮斗篇他們的奮斗過程,里面講述了他們是如何走過高三,如何調整心態,如何考上清華北大的奮斗故事。青春篇是讓孩子懂得感恩,學會珍惜。技巧篇是他們對學習技巧和學習方法的總結和建議,滿滿的都是干貨。
一、奮斗篇:由上百名經驗豐富的精英老師和學霸們總結了每個科目的學習技巧,讓孩子從學習中找到奮斗的動力和信心。
二、青春篇:分享了各省市高考狀元的學習心路,以及快速提高各個學科成績的學習方法,針對中考和高考考點一個個突破。
三、技巧篇:這篇都是純粹的教學技巧,各個學科的常見考點和難點都分析的非常細,讓所有知識點變得簡單好記易理解,可以快速提高各科學習成績。
這套書都是學霸們發自肺腑的分享,書中都是他們經歷過后的總結,一些方法論可以拿來直接用,無論你是焦慮的家長還是高一高二時期迷茫的學生,或者你將面臨高三的壓力,都可以通過這套書找到適合你的學習方法和心態調整方法。家長和孩子都值得認真學習。
我始終相信磨刀不誤砍柴工,聰明的孩子不僅要努力,方法比單純的苦學更重要,掌握了好方法,有了好心態,成績的提升便能水到渠成。
這套《等你在清華北大》一定要送給孩子,它或許會成為孩子人生中一個非常重要的轉折點。這本書中不光有逆襲生的心路歷程,也有錯題的整理技巧,更有不為人知的記憶方法,心態調整和學習干貨,可以說是陪在你身邊最具能量的學習動力了!
如果家里有還沒中考,高考的家長朋友,不妨讓孩子看一看文末這100位清華北大的學習方法和經驗,總有一個學霸的學習方法適合你家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