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高考是家長之間熱議的話題,現在變成了中考。普職比之后家長對于學生的中考更是看重,即使成績不是很理想,也想進入高中去拼一拼。
基于這樣的心態,12年義務教育,和普及高中的呼聲越來越強烈。普及高中,對于教育界來說投資巨大,且變數較大,實施起來要循序漸進。
北京作為教育楷模城市,率先對高中入學方式開始改革,實施“登記入學”。也就是說學生想要就讀高中,不再是通過高考,而是登記。
初中生的好消息,中考或將取消,讀高中實施“登記入學”
在實施普職比之前,中考的錄取比例為6:4,現在是5:5。但是從政策上看“登記入學”的比例就很高了,理想狀態下學生可以全部入學。
如果學生真的都能做到全部直升高中,那將要減輕很多家庭和學生之間的壓力。那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么叫“登記入學”。
“登記入學”顧名思義就是學生通過登記信息的方式,來升入高中。沒有了中考的考試,學生初中畢業之后只要填寫個人的基本信息,之后回家等著高中的錄取通知書就可以了。
學校的錄取標準,和學校的收納人數有關。比如學校預計收納1000名學生,填寫信息的只有900名學生,那么900名學生都會被錄取,不管成績如何。
如果學校擬定的錄取人數為1000人,報名的學生有1100人。那將要淘汰100名學生,淘汰標準沒有具體明確,但并不是分數之上。
“登記入學”的計劃,明確表示會考量學生的綜合能力素養,像學校提供的5+2課后服務,也提出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為主。
以后高中的錄取,也將會以此為標準進行篩選。為此可能學霸的家長會覺得有些不能接受,那如果學生的學習成績特別好,但是綜合能力差一些,就沒機會了嗎?
家長有這種擔心可以理解,但是沒必要。這次參與計劃的都是普通高中。學霸可以利用學習成績的優勢,考到重點高中去,不參與這項計劃。
北京現已經成為第一個試點地區,參與學校已經確定,并公布篩選標準
北京和上海作為教育界的領頭羊,有新的動向基本都在這兩個地區進行試點。像之前上海的小學生取消英語考試一樣,這次北京也除了5所學校,作為這次的試點學校。
學校為東城區的,第二十一中學,和第五十中學。西城區的五十六中學,宣武外國語實驗學校和北京西城職業學校。
這些學校給學生提供的都是普通班級,3年制的教學服務。對于覺得自己報考重點高中無望,又不想讀職高的學生,是個機會。
學校今年提供的名額為420個,以為這這420名學生,要憑借自己的綜合實力,逃脫掉去值高的命運,那綜合實力主要指什么呢?
首先要求的就是學生的綜合能力等級不能低于B級,并且對于生物地理等學科要求不能低于42分。其他的會參考一些學生的其他加分項目,比如藝術和科技方面的造詣。
試點雖然在北京,卻值得全國學生關注
北京的學生也被很多外地學生認為是生對了地方,清華北大和各種名校,都聚集在北京,想要考大學要容易很多。
但對于北京學生而言,幸運和努力都脫不開關系,數據顯示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學生的平均課余時間是最少的。
家長普遍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所以學習生活不單單的課本學習,還有很多興趣班。也正是基于這種綜合能力的培養,才決定在北京進行試點。
這次的試點學校雖然是北京,但是其他地區的家長和學生也很值得關注。既然說了是試點地區,一旦在這個過程當中,覺得可實施性比較高,以后全國內大范圍實施也不是不可能。
有能力的學生考到重點高中去,成績不是很理想的學生,也能通過自己的綜合表現進入高中,給了學生更多的選擇和機會。
如果學生既沒有學習成績,綜合能力也懶得提升這就有點說不過去了對吧。所以現在學生如果對自身成績不是很有把握,可以適當地進行一些綜合能力的培養。
這樣即使當地短時間內沒有辦法像北京一樣,實施“登記入學”,學生也可以憑借一定的水準,有機會通過其他政策進入高中。
今日話題:你對這件事怎么看?
(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若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