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的年齡雖小,但觀察能力很強,想象力也特別豐富,這兩點就連成年人也自愧不如。
有些小學生特別喜歡學習,對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如果能夠一直堅持下去,這種學生將來會有很好的發展。
湖南一小學生觀察能力很強,發現教科書有錯誤,
謝思源是湖南大學子弟小學三年級的學生,她特別喜歡學習,在上個學期的時候,她參加了長沙橘子洲頭開展的中隊主題活動,在參加活動時,
她在文化墻上發現了《沁園春·長沙》這首詞,結尾用的是“問號”。
謝思源感到很疑惑,她讀了一遍這首詞,
覺得結尾應該使用句號或者感嘆號,
而且從內容上來看,也不應該是問號。她跑去向班主任請教,
班主任鼓勵她自己去尋找答案。
這件事讓謝思源很感興趣,她去到圖書館,查看了這首詞的手稿影印件
,發現手稿上是句號,并不是問號。
謝思源的爸爸媽媽找到了高中語文教材,發現教材上使用的是問號。
要知道,高中教材是由教育部組織編寫,
經過重重審核才能夠正式出版,
如果真的有錯誤,全國學生都會受到影響。
這件事“驚動”了教育部部長,謝思源已經收到了回應
謝思源認為,這首詞手稿的結尾用了句號,但教材卻用了問號,
說明教材上可有可能存在錯誤。
為了論證自己的觀點,她去到一些公開場合觀看這首詞,發現結尾處有的用句號,也有的用問號。她去網上查詢了很多資料,
但最終還是沒有找到標準答案。
在老師和父母的鼓勵下,
謝思源決定給教育部部長懷進鵬寫信,
一方面是為了解開自己的疑惑,另一方面是擔心教材真有錯誤,那樣的話可能會誤人子弟。
這件事“驚動”了教育部部長,讓謝思源感到意外的是,懷進鵬部長收到她的信之后,非常重視這件事,
她也很快收到了回應。
教育部委托人民教育出版社回應謝思源,表示會考慮她的建議,確實發現了這首詞手稿與教材上的不同之處,
會在今后的出版物中作進一步說明。
班主任表揚了謝思源,她善于發現和思考,
而且能夠勇敢地把自己的觀點說出來,
這是非常優秀的品質,謝思源的表現讓班主任感到欣慰,也希望其他同學能夠向謝思源學習。
對于這件事,湖南大學張平教授發表了自己的觀點,他說,謝思源同學反映的這個問題確實存在,從這首詞的內容和語氣來看,
結尾處到底應該使用句號還是問題,非常有必要展開討論和說明,
應該統一一下,以免讓學生形成錯誤的認知。
小學生觀察能力很強,老師和家長應該多支持和鼓勵
有些小學生的家長認為,孩子年齡小,思想不成熟,很多想法都不現實,就拿這件事情來說,當孩子表示教科書有錯誤時,
普通家長可能會認為孩子是在胡說,
教材已經使用了多年,是經過反復論證才能出版的,怎么會存在錯誤?
但謝思源的家長沒有這樣做,而是陪著孩子一起尋找真相,哪怕孩子的觀點是錯誤的,
家長也要鼓勵孩子,不能打消孩子的積極性,
這樣才會讓孩子的觀察能力變得更強,而且孩子也會產生自豪感,以后變得更加愛學習。
謝思源的班主任也很負責任,他鼓勵謝思源自己尋找答案,而不是直接幫助謝思源,班主任通過這樣的方式,
鼓勵謝思源努力探究,開動大腦,
也鼓勵她給教育部部長寫信,鍛煉膽量,這種教育方式是正確的。
對于小學生來說,上學是為了學習知識,但也要提高個人能力,
包括觀察能力、表達能力和學習能力,
在這個過程中,小學生需要家長和老師的鼓勵,并希望得到大家的認可,這樣才能激發學習的積極性。
總而言之,謝思源的觀察能力很強,而且她心思縝密,
邏輯思維比較強,
發現問題之后,會通過上網搜索、去其他地方求證等方式,想通過這些方式解開自己的疑惑。
謝思源的膽量也很大,她敢給教育部部長寫信,這一點也值得學生們學習,在求學的道路上,為了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
應該多向別人請教,
哪怕說錯了也沒關系,小學生應該勇敢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