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中考和高考時,很多家長的態度是出奇一致的,寧愿孩子上最差的高中,也不要將孩子送到職業院校。
這幾乎沒有任何商量的余地,是父母對孩子教育中的底線,是堅決不能突破的。
然而,前一段時間,一名女大學生從本科院校畢業后,選擇了一份前臺的工作。
領著每個月2800元的薪水,當這一事件被發布到網上后,引發了眾人的圍觀和熱議。
大多數人認為:這名女大學生沒有追求,失去了年輕人身上的熱血和拼搏精神。
要知道培養一名大學生,四年的學費和生活費算在一起,可能花費將近20萬元,但是,這名女大學生卻在畢業后,選擇了一個沒有壓力的前臺工作。
更為關鍵的是,這份工作沒有五險,而且還是單休。
面對這一情況,很多網友露出了迷惑的表情,難道父母花費如此之多的心血和金錢培養孩子,只是為了才讓他們成為一個“前臺”嗎?
不管多大的公司,前臺的要求和標準,會設置得如此高嗎?
難道職高院校畢業的學生,就不能做前臺了嗎?4年的大學生活是否沒有絲毫的意義?
要知道這名女大學生的本科學業是設計,不管是找一份平面設計,還是對口的相關工作,難度并不是特別大,卻偏偏找了一份前臺的工作。
面對如此的局面,令很多人發起反思。
父母窮盡一生的精力,想要培養孩子成才這樣的想法,日后是否會出現竹籃打水一場空的情況。
對此女生的動態和再就業時候的想法,引發了很多人的深思,事關孩子的孩子未來和人生,值得每個家長好好思索一番。
【這一事件引發的深思】
1、讀書,是否真的無用?
女大學生畢業后,寧愿選擇2800元的前臺工作,父母花費20萬元供其讀大學。
網友質疑:難道讀書真的無用嗎?
這是很多網友看到這件事情之后,內心最真實的質疑和想法。
想必大多數人的答案一定是相同的。
讀書,是有用的,而且有大用途。
雖然這名女大學生如今選擇的是一份前臺的工作,但是,她大學的專業是設計,現在沒有任何壓力,想選擇輕松一點的工作,也是無可厚非的事情。
一旦遇到其他問題后,這名女大學生至少還有可以選擇其他工作的機會,相比于沒有讀過書或是職高院校畢業的學生來說,從專業能力、環境熏陶等各方面,依然有著不能忽視的優點。
認為讀書無用,只是因為女生還沒有覺醒而已。
2、讀差等大學,是否有意義?
面對上述事件,也有很多網友質疑:讀大學,就要讀名牌,差等大學,沒意義。
名校固然是好的,但是,在高考中也伴隨著更高的分數,并不是所有學生都能具備的。
即使在所謂的“差等學校”,經過四年的系統學習,依然會有杰出的畢業生,這也是無法忽視的現實。
因此,讀書,是很重要的,能上名校固然令人欣喜,但是,普通大學依然是不錯的起步。
【面對這一情況,大學生應如何做】
1、要找到努力的目標
不管如何,對當代的大學生來說,雖然沒有了高三的高壓學習,沒有了父母的盯梢,校園的管理也相對比較寬松。
但是,依然要保持一定的自律能力,并且,最為重要的是,一定要設置相應的目標,這是非常關鍵和重要的。
當大學生為四年的學習和未來的人生,設立了足夠清晰的目標后,畢業后,一定不會出現上述女孩的選擇。
2、要找到感興趣的事情
上述事件的女孩之所以做出如此選擇,想必對所學專業,一定沒有強大的興趣。
因此,才不惜作出如此選擇,這也為身處在大學階段的你敲響警鐘,興趣愛好,是非常重要的,直接決定了畢業后的走向。
【作者寄語】
肖伯納曾表示一切假知識比無知更危險。
雖說工作不分高低貴賤,沒有三六九等之分,然而,為了培養孩子成才,為了讓孩子進入大學。
大多數家長付出了難以想象的心血和金錢,為的只是孩子未來的人生更順暢,就業后,少遭受一些磨難,不要重復父母的彎路。
正是因為付出如此之多,自然無法接受孩子只是一個前臺的事實。
這和父母的預期,有著太大的差距,這也是如此之多網友和父母無法接受的根源。
對大學生來說,雖然大學畢業證的價值和競爭力正在逐漸褪色,然而,在大學期間依然要做到上述三點,否則畢業后的人生也會變得無比艱難。
今日話題分享:您認為:大學畢業生心甘情愿選擇2800元的工作,正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