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春天已經來了,夏天還會遠嗎?2022年高考正在悄然臨近,這個時候,相信考生們都在拼盡自己全力,爭取在最后一刻,讓自己的成績更上一層樓,畢竟在高考中,一分可能就等于“千人”。
雖然大家都在為了高考努力,但是就算一個樹上的果子,可能也會有酸有甜,一個班級里總不能都是尖子生,對比之下,也會一些成績相對差一些的同學,而這些同學不免會在這個時候收到老師的“單招”邀請。
參加“單招”也就意味著考生將無緣本科,所以很多家長在聽到老師這樣的建議時,內心都十分不滿,甚至覺得老師和學校之間一定是有什么“貓膩”,但現實真的是這樣嗎?
高考悄然臨近,不少同學接到老師的“單招”邀請,是有什么貓膩嗎?
所謂單招,其實就是一些專科院校,在高考前,自行組織的一場考試,如果考生被錄取之后,如果確認就讀,將不能再參加高考,如果單招成績不理想,可以繼續參加高考,順利入學的學生也和高考考生享受同等待遇。
因為單招考試一般都是集中在三四月份,所以近期也有不少家長在網上吐槽老師建議考生 報考“單招”這件事,但其實事情并沒有家長和學生想得那么復雜,老師提出這樣的建議,也是為了學生好,并非有什么惡意。
首先,參加單招的學校也并非都是很差的學校,其中一些學校的專業,其實在高考中,也是需要接近本科的成績才能順利錄取的,但是如果是參加“單招”,順利錄取的機會就會更大一些,所以一般老師也會優先建議考生報考這類學校和專業。
其次,“單招”考試一般只考察“語數外”三科,這樣的選拔方式,對于一些主科好,副科差的同學來說,其實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機會,畢竟如果副科成績差,也很難在高考中,取得特別理想的成績。
最后,老師也只是希望學生能夠多一次機會,多一重保障。因為參加“單招”的同學和參加高考的同學,是享受同等待遇的,所以其實“單招”更像是一次小高考,對于本科無望的考生,其實也是多了一次選擇的機會。
老師的建議也是出于好意,但是建議再好,也不一定就適合自己
綜上所述,老師建議考生參加“單招”考試,其實并非一些家長想得那么復雜,但是不管老師怎么說,老師的建議終究是老師的想法,考生還是要遵循自己的內心,把決定權放在自己手里。
畢竟建議再好,也不定就是適合自己的,不到揭曉成績的那一刻,你我皆是黑馬,如果考生的成績在專科和本科之間徘徊,自己也還有沖一沖的決心,那么還是應該堅持自己的內心,選擇在高考上見分曉。
但是對于一些確實無望本科的考生,其實倒也不必抗拒“單招”,“單招”其實也是一次機會,也是多一重保障,如果單招的學校里有辦學質量不錯的,又有自己喜歡的專業,也不妨一試。
高考拼到最后,其實拼的就是心態,不僅是學生的也是家長的
當百天倒計時的牌子一立,學生們就會明顯地感覺到,高考真的越來越近,壓力也隨著高考的臨近而越來越明顯,壓力可以是動力,但也可能是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所以穩住心態就是備考后期的重中之重。
同學們可以選擇一些適合自己的排解壓力的方式,筆者高考的前夕,會在第一節晚自習課間的十分鐘,去操場上跑步,跑步的時候讓頭腦放空一下,不想和學習有關的事,算是給自己一個忙里偷閑的機會,同時也能鍛煉身體,考生們也可以參考借鑒一下。
另外,家長也要注意自己的心態,有時候學生的壓力其實也源于家長的過分關注,這個時候,即便是家長也很緊張高考這件事,也盡量不要在學生面前表現出來,平時一定要多表揚多鼓勵,做好后勤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