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飛速發展,大學生人數不斷增多,導致畢業證含金量逐漸被稀釋,隨之而來的就是畢業生的就業問題。
大學生普遍接受過高等教育,回想自己寒窗苦讀十幾載,對未來有很高的憧憬,畢業后自然想尋求一份不錯的崗位。
在不穩定的社會背景下,不少大學生紛紛將目光轉向鐵飯碗崗位,他們認為這才是有面子又有里子的工作,還能給父母爭光,奈何鐵飯碗名額有限,大部分學生都是陪跑者。
這邊的大學生對于鐵飯碗青睞有加,另一邊卻有大量的基礎崗位無人問津,其中技術類崗位人才缺口較大。由此可見,大學生并不是就業難,而是找到心儀的崗位比較難。
此種兩極分化情況比較嚴重,再加上人口出生率持續下降,導致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愈發嚴峻。大學生短時間內無法改變就業觀念,年輕父母也不愿意生二胎三胎,在此背景下,有關部門提出延遲退休。
延遲退休或將成為定局?三類人或許能提前退休
在延遲退休剛剛提出后,不少人提出反對意見,其中以教師群體為代表,很多上年紀的老師,身體大不如前,記憶力也不斷下降,再加上如今的教育內卷比較嚴峻,老師的工作時間和工作量都在增加,對年輕老師都是個不小的挑戰,更何況那些老教師。
相比之下,人能更希望用“工齡退休”來取代“延遲退休”,當達到一定工齡后,就可以退居二線,享受晚年生活。不過根據目前的發展形勢,工齡退休貌似并不可取,“延遲退休”大勢所趨?但并沒有一刀切,其中有三類人或許能提前退休。
首先是公務員群體,如今很多大學生對公務員青睞有加,但由于崗位名額有限,大部分畢業生都無緣上岸。如果年紀大的公務員能提前退休,可以有效緩解大學生就業問題。
而且公寓退休后的待遇也非常不錯,很多在職公務員也表示是否提前退休都無所謂,不管是工齡退休,還是延遲退休,都能欣然接受。
其次是在日常作業中喪失勞動能力的人,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沒有了勞動能力,自然也無法工作,即便沒到退休年齡,也可以提前申請退休,畢竟他們曾經為社會做出過貢獻,為了彰顯我國人道主義關懷,讓他們提前退休合乎情理。
最后就是從事高危作業的群體,社會在發展進程中,需要各行各業齊頭并進,可能很多高危崗位,大學生們并不想做,但也要有人做,向高空作業者,以及井下工作者等,都要有相應的人去做。
他們即便在延遲退休模式下,依然可以提前申請退休,一般在45歲就可以申請,也是為自己贏得的一項福利。
分析:以上三類人群滿足相關條件,即可申請提前退休,看看其中是否有你的行業,隨著政策的逐漸深入,相信有更多大學生能接受高危工作,因為安全保障越來越好,而他們享受的福利待遇也不斷提升,其他行業都在延遲退休,自己卻能提前退休,很符合當代大學生的生活標準。
老師和醫生并不在列,但依然阻擋不了學生的報考熱情
老師既是腦力工作者,也是體力勞動者,看似簡單的一節課,課前需要單獨練習,上課期間要全程站著,再加上校領導安排的其他形式工作,嘗往往讓老教師難以承受,好不容易熬到退休年齡,又要延遲,讓不少老師難以接受。
教師雖然屬于特殊群體,但卻不在可提前申請退休行列,可能會有人認為,師范生也非常多,老教師提前退休后,可以給年輕教師讓位。師范生確實不少,但教師也是個龐大群體,而且教師崗位競爭程度,無法與公務員相比,因此也就不具備提前退休的標準。
醫生同樣如此,醫學生本科畢業后,一般會考研和讀博,學習周期比較長,參加工作已經很晚,如果再提前退休,屬于一種人才流失,而且醫生屬于越老越吃香的崗位,很多經驗豐富的老醫生,退休后依然會被醫院返聘回去,他們的作用不可替代。
寫在最后:
無論是否延遲退休,其實對于大學生的影響并不大,不管將來從事什么崗位,大學生首先要熟練掌握專業技能,并全方面提升綜合能力,這樣才能在求職市場上擁有一席之地,進而受到更多優質企業拋來的橄欖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