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引領下,“雙減”減負不減質,疫情停課不停學。當“雙減”遇到“線上”,怎樣把教師大練兵做到實處,怎樣開足馬力提質增效,打造創新課堂,成為課改先鋒?看沈陽市岐山二校教師如何做。
突如其來的疫情,給正常的校園學習按下了暫停鍵,神獸們紛紛歸籠,家長也轉入居家辦公模式。一場場家庭大戰,似乎正在悄悄拉開序幕。但是六年一班的班主任印明宇老師卻認為這正好是一個家校共育的良好時機。于是印老師在課余時間與家長積極溝通,先消除家長心中因疫情而帶來的焦慮,引導家長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問題,把這次居家線上學習看作是在小學畢業前一次難得的陪伴孩子的機會,可以借此機會增進親子感情,改善親子關系,為即將到來的青春期作最好的鋪墊。
班里的鄭靜竹同學,這一名活潑睿智,愛好廣泛的女孩,經過與鄭媽媽的溝通,印老師和家長達成了共識,要充分利用好線上學習這段時間,鞏固發揮孩子的特長。孩子在平時參與家務勞動的機會比較少,所以在勞動技能方面比較弱。這次正好利用這個機會,培養孩子勞動技能,在教會孩子做家務的過程中,也會增進親子關系,讓孩子能更全面的發展。對于班里的其他同學,印老師也根據孩子的不同特點為家長提出了量身定做的指導性建議。印老師對重點關注學生制定“一人一案”,主動聯系家長,詢問學生身心狀況,對存在焦慮心理的學生,給予線上心理輔導;對網絡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細致耐心的解答;引導家長和孩子正確應對疫情、樹立信心。印老師希望在她和全體家長的共同努力下六年一班全體同學在線上教學期間都會有不一樣的收獲。
在這場特殊的戰“疫”中,印老師與班級各個家庭建立了常態化、經常性的互通模式,有效推進了家校之間的溝通和聯系,增進了師生的感情,家校合力,共育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