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學到高中,學校的管理制度都很嚴格,會嚴格規范學生的行為。有些高中老師告訴學生,上了大學之后就輕松了,會非常自由。
大學的管理制度不嚴,大學生有很多自由時間,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但這并不意味著大學生可以忽視學習,如果沒有用功學習的話,將會影響畢業。教育部發布一則通知,大學生畢業難度將會增加。
教育部發布一則通知,眾多大學生受到影響
在大學當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60分萬歲,61分浪費。意思是指大學生在期末考試時,只要能考到60分就行,多考一分就是浪費。
話雖這樣說,但如果期末考試沒有考到60分,就屬于掛科。在過去,掛科的后果并不算很嚴重,學校會給學生提供補考的機會,只要補考達到60分就行。
就算本學期補考沒過,大四畢業之前還可以參加“清考”,在大學四年當中,所有不及格的科目都可以重考,這樣一來,大部分學生都可以順利畢業。
但教育部發布了一則通知,表示大學將會取消清考制度,這項政策實行之后,眾多大學生都會受到影響,他們必須要認真對待每一場考試。
清考制度取消之后,掛科的學生將失去參加補考的機會,掛科的學生沒有修夠學分,大四畢業時拿不到畢業證書。
一些大學生表示:“讀大學就是為了拿到畢業證書,如果畢業后連畢業證書都沒有,大學四年豈不是白念了?”
為什么要取消清考制度?并不是想難為大學生
學生通過十多年的努力,終于能夠考上大學,目的是拿到畢業證書,未來找一份好工作,而清考制度的取消,似乎是在難為大學生,導致很多大學生不能順利畢業。
其實教育部制定這項政策并不是想難為大學生,國家的發展需要人才,所有大學生都能順利畢業才是最好的結果,之所以要取消清考制度,是為了讓大學生重視學習,不要“躺平”。
有些學生上了大學之后,發現“好日子”終于來了,課程不多,管理制度也不嚴,于是便開始渾渾噩噩混日子,不求上進,甚至逃課,沒有追求,浪費了時間和青春。
這類學生大學畢業之后,就算拿到了畢業證,也很難在職場有好的發展,相當于浪費了教育資源。為了督促這類大學生努力學習,所以取消了清考制度,讓他們重視學習,不能存在“畢業后還能補考”的僥幸心理。
掛科會產生很多影響,大學生要重視
在大學當中,很多科目考試的總分為100分,學生考到60分就算及格,低于60分就算掛科。掛科之后,會產生很多影響,比如可能會重修這門課程,與學弟學妹們一起上課。
很多高校會給學生提供一次補考的機會,如果補考通過了,成績一律按60分算,在計算績點時,也只能算考了60分。如果補考沒通過,績點為0,就要重修這門課程,比如學生正在讀大二,就要和大一的學生一起上課。
另外,掛科的學生也無法申請獎學金。幾乎所有的高校都有獎學金,用于表彰成績優異、表現良好的學生,如果學生掛科了,將無法申請獎學金。
如果學生此前已經獲得了獎學金,掛科之后,將不能繼續拿到獎學金,在下一次評選之前,都不能提出申請。
對大學生就業也會產生一定影響。個別學校會把學生掛科這件事記入檔案,這對于大學生來說,就像是一個抹不掉的“污點”,會影響未來就業。
現在大學生的就業形勢不是很好,大學生數量很多,但就業崗位有限,如果檔案中有掛科記錄,或許會在應聘時被淘汰。所以說大學生要為自己未來的就業著想,在讀書時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盡量不要掛科。
最后我想說,隨著社會的發展,大學的管理制度也會發生變化,比如清考制度將要取消,如果學生掛科了的話,畢業之前的那次補考將會取消,眾多大學生都會受到影響,畢業難度升級。
大學生要以學業為重,讀大學是為了學到知識,為未來的就業打好基礎。在考試之前,要認真復習,至少也要考到60分,如果分數更高的話,將有機會評優、拿獎學金、保研等等,希望所有的大學生都能夠重視學習。
互動話題:您覺得應該取消清考制度嗎?大家可以在留言區發表自己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