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上初中后,叛逆勁顯現了出來。
到了初二上學期,他特別沉迷于手機,每天一放學回來,除了玩手機,不干別的。看到他作業也完成了,初一的成績還過得去,就沒有狠管他,免得他青春期性格變得偏執。
學習尤其講究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沒想到這一放松,他的期末考試成績一落千丈,從原來的中等偏上變成了墊底,成了妥妥的學渣。這下把我急壞了。
初中是很關鍵的時期,不打好基礎,高中就更難了。況且雙減政策一出臺,只有一半的學生能上高中,也就是說,憑這墊底的成績,他有可能考不上高中,無法順利上大學。
那么整個人生將是另一副局面:沒有好文憑,個人能力差,好工作難找,家底又不行,恐怕結婚都難。我簡直想都不敢想這后果。就一個孩子,總不能眼睜睜地看著他墮落而不作為!
我開始嚴管他,給他制定學習計劃,將每天放學做完作業后的時間,周末的時間,都作了安排,用一張紙寫了貼在墻上。還報了兩個很貴的培訓班,平時也督促他按時間學習,糾正他愛拖延的毛病。真恨不得除了吃飯睡覺,他都是在學習,把成績趕上來。
孩子不是機器,到了青春期的孩子,雖然沒考到好成績被我數落,也勉強跟著計劃在走,但他也會反抗。教他讀英語,他閉著眼睛,還不坐好,時不時又躺到沙發上。有時到了學習時間,還把房門鎖上,非要看小說,看電視,作業也拖延。我看著生氣,又心急,一急躁,就要數落他,對他各種不順眼,言語也變得刻薄。
原本對孩子很有耐心的我,何以變得如此刻薄,明明知道孩子受不了這些言語打擊,還是忍不住?
《養育你內心的小孩》里說到:“當你在伴侶關系、家庭關系、社會關系……任何一種關系中體驗到很深的親密感后,你會發現,你對孩子的寬容度增加了百倍、千倍。”
我希望孩子爸與我站在同一陣線嚴格管教小孩,他做不到,還有意無意縱容小孩,我就感覺不到來自他的支持,孤軍奮戰,沒有安全感。孩子不聽我的話,母子關系不親密,我就會對他沒有耐心和寬容。不能容忍他一點點小問題出現,他稍微懶惰一點,調皮一點,作業疏忽一點,我就要責難他,也加重了孩子叛,影響母子關系。
其實所有的教育,都是愛的教育,讓孩子體會到了愛,父母的付出才會得到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