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學生都想在高考的時候考出一個好成績,畢竟我國本科大學的數量有限,沒辦法滿足全部學生的報考需求,有些家長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就會讓他們去校外培訓班讀書,雖然文化類校外培訓班受到了限制,但是仍然有學生愿意過去學習。
部分家長自身學歷很低,甚至都沒有高中學歷,他們不能單獨輔導學生讀書,于是他們就把希望放在了老師和輔導班的身上,可這么做可能會讓學生的壓力變大,學習效率和熱情也不會太高。
其實除了我們有高考外,其他國家也有高考,部分國家還把中文列入了高考的選項中,簡單說就是學生在高考的時候可以從好幾門語言中任選其一,漢語就是其中之一,比如俄羅斯就把漢語納入到了高考試卷的選項之一。
隨著我國綜合實力的提升,不少地方都出現了“漢語熱”,部分地方還開設了孔子學院,有些留學生還會選擇到我國的學校讀書,可要是大家仔細觀察就會發現,網上有很多網友和自媒體表示某位韓國學者說漢字是韓國祖先發明的,這位學者叫作陳泰夏,有網友還發出了他的講話視頻,如果視頻是真的,那這樣的行為就有些過分了。
要是到漢字可是我們國家發明的,而且我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是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漢語和孔子都是我們的,可是某位學者卻表示漢字是東夷族所創,孔子可能也是東夷后裔,于是他們就認為這些都是韓國祖先的東西,這樣的想法是不正確的,不過有些學生也提出了疑問,那就是韓國的漢語試卷到底是什么樣子呢。
還敢說漢字是你發明的?韓國高考中文試卷走紅
有人在網上發出了韓國高考的中文試卷,里面的題目難易程度都不一樣,有些題目就比較簡單,比如其中一道題目是給出了兩個句子,然后問學生里面的某個字怎么讀,并給出了不少學生,相信只要學生認真學習,那這個題目還是可以輕松答對的。
還有一道題目是讓學生猜字,試卷給出了一張圖片,圖片中有3個人說話,每個人都給出了一些條件和提示,比如有兩個發音,部首和“泉”一樣等等,這相當于直接告訴了學生答案,可是有些題目就不是這么簡單了,題目連我國學霸都皺眉,就連部分學生都表示我國學霸很難及格。
這個題目就是文言文,文言文的內容是關于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國也的,這個題目對于國外學生來說確實有點難了,沒有點文化底蘊還真的很難做出來,由于上面的部分內容是韓文,所以不懂韓文的學霸即使知道文言文的意思也很難看懂題目是要問什么東西。
各位小伙伴們,你們對于某位學者提出漢字是韓國的言論有什么看法呢?歡迎留言討論,點關注了解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