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錯過我的推送?
請收藏甚至喪心病狂地“添加到桌面”
時而嚴肅時而笑岔氣的干貨Bing
帶你雞娃并客觀認知這個世界
DrBing | 教育
那天和一個讀者聊天,她說最擔心的就是自己做父母水平不行,把娃耽誤了。
又怕娃有什么天賦點沒發現,沒有好好培養規劃,把娃埋沒了。
怎么說呢,這種情況確實不少,先看幾個故事。
@張帆
高中的一個同學,對他記憶極其深刻。
這個同學,成績很差,穩定全班倒數。
但他除去學習以外其他東西的能力和極其強悍的身體素質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他記不住英語,但英文歌唱得非常好;
完全沒學過音樂,跟著音樂生上了幾堂課就可以用簡譜視唱,聽老師解釋完腹式呼吸法當場就會;
從來沒摸過吉他,一個午休就學會彈丁香花;
笛子一吹就響,試了一遍每個孔出什么聲音就能吹奏流行歌。
高一下半學期他又被體育老師看中去做了體育生。
他從沒受過任何訓練,但是他的身體素質讓人瞠目結舌,代表班級出戰拿下全校100、200、400米跑步冠軍,跳高他用站立干拔的姿勢拿了獎。
他經常從同學背后高高跳起按著同學的頭跨過去,像跳木馬一樣,只不過這個木馬一米七高。
我記得最清楚的一次是他忽然在走廊里的墻壁上走了三四步,然后橫向伸展身體張開雙手,用強大的滯空在空中停了一下才跳下來。
我震驚了,他那個動作真的很“美”!
后來一跑酷專業人士給我說這叫走墻,他練了很多年也就能走3步,但也沒辦法做最后的動作,更沒辦法在沒有助跑的情況下完成。
所以,這個同學絕對是有高天賦的!
可惜,在高二的某天晚上他跳窗出去不幸被老師抓住。
因為學習不好,第二天直接開除。
他走的很冷清,被褥也沒收拾第二天就不見人了。
后來,他爸來學校幫他收拾的東西,從此我再沒見過他。。。
@匿名
我小學有個同學,當我們繪畫課最多畫個圓當太陽的時候他已經可以畫人臉和體態了!
畫什么像什么!在我內心他是絕對的天才!
他家里條件不算好,都是自己感興趣,沒有任何人指導。
經常就是上課他覺得無聊聽不懂,就把整個教室能看到的都畫下來,非常真實生動,連透視都是對的,簡直是我的偶像。
但他考試經常不及格,成績很差。
后來我順利考上不錯大學的工科設計專業,我覺得我現在的手繪還沒他小學時有靈性。
而他現在在賣水果。
每次回家,我都會問問他還有沒有畫畫。
他莫名其妙的看著我,好像聽不懂畫畫是什么意思。
@candleholder
我表哥,家在一個五線城市的小縣城的農村。
他從小就有極強的空間想象力,總是可以用地里隨便挖出的黏土做出各種可愛的或者雄偉精密的模型,內有家具的房子,載有飛機的航母,不一而足。
由于家庭的愚昧,他從未接受過任何專業訓練,經常被訓斥不務正業或者玩物喪志。
因為文化課不好,不出所料他落榜了,去了省內一所專科學習機械,在自己最不擅長的領域他已經竭盡所能。
但他用自己工作賺的錢想去北影進修攝影時,被家里人冷嘲熱諷,他媽媽甚至破口大罵,即使他并沒有跟家里要一分錢。
在縣城農村,長期的貧窮致使人的心智扭曲言聽計從,隨波逐流才是迎合當地輿論的最佳生活方式。
而且我哥是孝順的孩子,他無法擺脫這種牽絆。
那年他已經28歲,他說他放棄了累了,這輩子也就這樣了 。
能怎么樣呢?他只是這種傻逼環境下的犧牲品。
有天賦卻被埋沒,這種事聽著挺悲傷。
但不幸的是每天都在發生。
話說我Bing回想自己的人生,雖然稱得上天分的倒是沒有,但各方面都差不多,重要的是,最后每個技能點都幫我實現了很大的價值。
算是應了名言叫 you find a use for every useless talent you ever had.
這和爸媽在培養我每種愛好都給與支持和投入有很大關系。
上面那些被埋沒的case,首先都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爸媽三不管,要么對孩子的天賦完全沒有發現,發現了也沒有應對意識。
覺得是“useless talent”, 不讀書什么都是放屁。
所以想挖掘娃的天賦點,首先就是父母要有意識的培養,更不要輕視無用的天賦。
《世界奇妙物語》里面有一集,一個一無是處的年輕人,吃了一顆可以發現天賦的糖果,才知道自己的有“犯罪”的天賦,于是成了有名的偵探。
有的天賦點看起來沒卵用,其實主要看父母如何認識和引導。
娃喜歡觀察花花草草,家長覺得是沒用的,應該去讀書。
為啥不順水推舟教娃寫觀察記錄,變成培養科學思維習慣呢?
娃喜歡讀課外書,家長覺得是沒用的,應該讀課文。
為啥不順水推舟,讓娃仿寫書里的優秀片段,變成培養寫作能力呢?
娃喜歡文學藝術,家長覺得沒用,應該學數理化。
為啥不順水推舟,讓娃早早去發表作品,投稿,讓娃早早知道這條路走不走的通,怎樣才能走通,走不通時有什么備選方案,怎樣曲線救國,做到心里有底呢。
所有娃感興趣的事情,都不是“沒用”的。
在家長眼中沒用,只是因為家長局限的生命經驗和眼光,看不到它們將來變現的途徑而已。
父母是娃人生的首席規劃師,千萬不要目光短淺,用你幾十年前的經驗去限制娃的發展!
其實,現在的父母已經好多了,也都會有意識的培養娃的興趣愛好,更舍得去投資。
但是怎么發掘如何識別娃的天賦呢?
我們發現當代家長面對的主要困境是:
1、不知娃的興趣和天賦到底在哪。也許娃就是個普通人呢?
2、已經感覺到娃在有某方面天賦,卻不能堅持,最終隨時間流逝成為凡夫俗子。
3、擔心娃的興趣愛好無法變現,感覺以后要餓死。
我們分開說。
首先,沒有人一生下來就知道自己擅長啥,我們要做的就是觀察和嘗試。
我們要明確的是,天才是一出生就有的東西,只有少數人是天才。但天賦,是每個人都有的。
哈佛大學教授 Gardner 曾經提出過一個智能模型,他認為每個人所擁有的智能光譜都是不同的。
人類的智能被分為很多種,娃一定有一種或幾種是比較擅長的。
1、語言天賦
如果娃善于記憶詩歌和富有情趣的電視臺詞;
你改用了講述故事時常用的一個詞時,他會糾正你;
很會表達、講故事等。
說明娃有語言天賦,可以培養娃當個文字工作者,或者演講、辯論都可以嘗試。
2、邏輯數學
經常問像“這件事是什么時候開始的”之類的話;
經常問雷鳴、閃電、下雨等宇宙間的問題;
按規格、顏色收藏玩具等。
這種娃子屬于傳統學霸型,以后可以從事科學、理工類行業,計算機也是個好選擇。
3、音樂天賦
能很好地按調子唱歌;
愛聽不同的樂器演奏,并能根據音色講出樂器名稱;
喜歡評論各種聲音。
這種可以培養娃從事音樂相關的行業,比如作曲,音樂人。
4、空間,視覺
色彩敏感,分辨出細微顏色不同;
對線條粗細搭配,疏密,色彩配搭很講究,有層次;
比別的同齡孩子早畫出透視景色。
這類以后可以培養做建筑師、畫家,從事視覺藝術等。
5、肢體運動
動作協調優雅;
學習系鞋帶、穿襪、騎自行車很快,且不費力;
喜歡模仿各種動作等。
這種就比較適合從事演員、舞蹈藝術、運動員等。
6、自我觀察/表達
喜歡扮演角色、編故事,且演得、編得蠻像樣;
善于表達做某件事的感受,如“這樣做我很高興”;
能準確地說出他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
這種可以培養娃嘗試文學藝術,或者語言類、心理類等相關行業。
7、社交情商
能注意到別人情緒的各種變化;
有共感力,能被感染;
對社交有熱忱。
與人相處,也是智能的一種,我Bing姐就屬于這種,念書不行,但靠自己的“人精”天賦,吃人脈走上人生巔峰。活生生的走偏門天賦成功例子!
8、自然觀察
能觀察自然的各種形態對物體進行辨認和分類;
能夠洞察自然或人造系統的能力。
這種絕對是搞科學的好苗子!
除此之外,我覺得還有:
精細作業
喜歡任何動手的事情,包括拆東西,組裝東西等。
——工程獅了解一下!
創造力
不一定是畫畫和創意,總之會喜歡用和別人不一樣的方式做事情;
覺得用老辦法做事情很無聊,只有創新才爽,即使不成功;
具備一定的破壞力。
性格帶有冒險性、好奇心,行動力還非常強的娃將來就是包工頭工程師、發明家,甚至企業家的料??!
看完這些我們發現,只有前兩種智能(語言和邏輯)在家長心里貌似比較吃香——因為相對可以轉化成成績。
(成績好也未必這方面智能就高,有可能僅僅是會做題。)
但家長普遍輕視的,肢體動覺、空間感知、音樂感知、人際交往,對于人生的發展也至關重要。
而家長要做的,就是仔細觀察,先找到娃擅長的點,再好好培養。
米國教育心理學家 Renzulli 曾研究并分析了一大批有天賦的人。
他發現有高天賦人群一般同時擁有三方面的特質,只有三種同時作用,才能產生不錯的結果:
1、高于平均水平的智能。
2. 高創造力。包括好奇心、愛冒險、敢于反對、獨特視角和想法。
3. 高工作熱忱。包括訂立目標、投入任務、熱情、非常強的內在動力、專注、高能量、堅持、不放棄、負責。
這也就解釋了我們剛才提出的第二個問題:為啥娃對自己的興趣愛好堅持不下去?
因為光有智能點還不夠,還需要創造力和工作熱忱。
(這么一想,世界上的天才們確實都是三者具備的!比如喬幫主、馬斯克爸爸、谷愛凌等等。)
而家長要做的,就是激發娃子的創造力。
例如,娃好奇心爆棚,甚至愛破壞瞎搗鼓的時候,我們要多引導娃去觀察、鼓勵他去探索;
娃專注一件事的時候,不要打擾;
在娃遇到困難時,鼓勵娃不氣餒,提供幫助;
同時,自己也要做一個富有好奇心、創造力、做事專注、對工作有熱忱的人。
那么來到第三個問題,你覺得娃的興趣愛好太小眾,將來養不活自己怎么辦呢?
這里又要說到我當年的故事(小時候差點栽在才藝培養這個坑上,幸好爹一巴掌把我打醒了)。
當時我很喜歡畫畫和音樂,但想當藝術家的夢想還是被親爹一盆冷水澆滅。
后來想想,他那代人窮怕了,再加上覺得我并不是真正的高天資,想法當然是保守。
我這么懂事的孩子,后來也很配合。
但還是經常會和Bing爸討論藝術史,看展覽,彈古箏玩。。。
因為Bing爸懂教育本質,懂我,清楚要達到什么目標,所以他知道力氣用在哪里,什么時候點到即止。
后來碩士時,很有目的地報讀了數字媒體專業(工程類跨領域新興學科),數字繪畫、數字作曲編曲都是主修、選修課,幾乎包攬了童年時我所有的興趣愛好(藝術相關的大課我果然是全A呢~)。
同時這也是一個就業和收入上很有保障,有前景的行業,的確和爸爸開始的設想不謀而合。
想來還是挺感激Bing爸把我一巴掌打醒的呀,他這是田忌賽馬的策略:
以我的藝術天賦,當不了競爭殘酷的純藝術領域的佼佼者;
但在其它藝術關聯的交叉專業,以我的素養,技能和本能愛好,領先同業們一條馬路不太難!
所以爸媽應該做的,就是關注這個天賦的“變現渠道”,把它研究透。
(當然你很清高討厭變現那就不要管我說的,你干嘛都對。)
首先看這個天賦對應在社會上有什么產業行業職業。跟孩子一起把行業職業都分析得清清楚楚。
最后如果這個天賦實在奇葩,完全沒有商業需要,再再再不濟也可以當視頻博主直播嘛。
Bing總結:
最后想說,大家不要太焦慮,傳統道路越內卷,往往就是走邪門歪道性價比越高的時刻。
都說一潤二碼三躺平,宇宙盡頭是考公。
其實應該改為:
一潤二碼三考公,邪門歪道中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