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遲退休方向大致敲定,90后職工首當其沖
延遲退休將迎來小步調整,或將每年延遲幾個月,用緩慢的節奏進行延遲退休。這項調整,對70后即將面臨退休的人來說沒什么,但對于90后和00后畢業生而言,退休年齡幅度非常大。
舉個例子,如果真按照每年延遲幾個月,那么90后職工,男性退休年齡要到65歲,女性要到60歲,這是很多人年輕人不愿看到的情況。
就目前來看,延遲退休的大局基本已定,而現在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們,多少都會感到擔憂,基本從20多歲畢業后就要參加工作,要干到60多歲才能退休,這工作之路確實非常漫長。然而除了對年輕大學生影響比較大,公務員和老師等行業也會深受影響。
這些人也可以提前退休
這其中第一類是公務員的勞動群體。根據相關政策規定,凡是工齡達到30年且年齡超過55歲的公職人員,都有權利去申請提前退休,他們不受延遲退休政策的影響。這到底是為什么呢?實際上,讓公職人員早些時間退休并不是一件壞事。因為他們退休后可以空出來大量的公職崗位,年輕人才有機會加入到公務員的大家庭中,這是保證政府機關有新鮮血液流通的基本手段,所以說讓公務員早些退休并不是一件壞事。
第二類是從事高危行業的員工。這類員工雖然我們在生活中不怎么常見,但他們對社會生活的穩定發揮著重大的作用,例如那些高空作業的電工、水下作業的管道工等等。因為工作性質的高度危險性,這些員工只要在崗位上工作時長達到10年,就可以申請提前退休,也有資格去享受國家發放的養老補貼。當然這還有一個前提就是其社保繳納已經滿15年了,不然還是得先把社保給交了。
最后一類人則是那些因病失去勞動能力的職工。實際上,并非是所有高齡職工都能保持高效的活力與精力,因個人身體情況的不同,很多人在50歲之后身體機能會明顯下降,以至于他們不可能去響應國家推行的延遲退休政策。那么出于人道主義的精神,這些員工自然可以提早辦理退休手續,然后安心在家養病,每月按時領取他們應得的養老金。
寫在最后
延遲退休一直存在很大的爭議,不過從長遠來看,降低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弊端,實行延遲退休是一個突破口,如果實行工齡退休的話,人口老齡化的問題依然得不到解決。
社會是不斷進步的,政策也在逐漸的調整和完善,延遲退休能夠解決最棘手的問題,雖然90后受到影響,不過這也是為了大局考慮,工作一方面是為了實現個人價值,不過更深遠的意義在于貢獻自己的力量為社會發展添磚加瓦。
每個政策的下發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我們也要滿懷信心,相信經過時間的積累,退休政策會越來越完善。
相信每一位家長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文章末尾為各位家長分享一本好書,都別錯過了!
拿世界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的話來說:
想要讓孩子學好數學,第一步就是要先弄清數學的基本概念;其次是它的基本概念的由來,這就需要父母在輔導孩子數學題的過程中,陪孩子多讀一些數學方面的書籍,玩一些數學游戲。
然而,攀登數學的高峰并非易事。世界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說:“我也認為數學很枯燥,但一看到劉薰宇的數學書,感到很驚訝。你還能像這樣學數學?”
楊振寧是繼牛頓和愛因斯坦之后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他能夠認可的數學老師劉薰宇是不會錯的。
劉薰宇又是誰?
劉薰宇與華羅庚、陳景潤等數學家相比,并不出名,因為他的精力主要在數學教學和中小學教材的編寫中。
劉薰宇一生寫過很多數學方面的書,最有名的便是這三本:
第一本是《馬先生講數學》,主要講如何用圖解法求解一些算術四則問題
第二本是《數學趣味》,主要講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數學問題,我們講萬物皆數學,通過萬物來學數學是最快的。
第三本是《數學的園地》,這一冊就有點難度了,里面講了函數、連續、誘導函數、微分、積分和總集等概念及它們的運算法的基本原理。雖然有點深,但講解的方法很妙,六年級的娃,還能看懂一部分的內容。
同時把這書拿給孩子看,平時孩子也補習數學,有時候覺得上補習班有點枯燥。可孩子看這本書,卻覺得很有意思,而且還能把他在補習班學到的東西運用過來。
一看就看了個把小時還不覺得累!家長:實在是難得的好書!
對于劉薰宇先生編著的這套經典數學科普圖書,家長們也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家長表示“這套叢書總體上有一種循循善誘,由淺入深的感覺,語言特別有說服力”
可以說,熟讀這套書,小學和初中的數學就不用擔心了。
這套經典數學叢書,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激發學生們蘊藏起來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欲望,讓學生們愛上學數學,許多家長表示《數學三書》是難得的好書,不可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