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課是學校學科組精彩采用的一種集體備課方式。“磨”也就是打磨的意思,“磨課”也就是研究課、打磨課。
這種活動一般應用在公開課、示范課或者優質課當中。磨課就是集全學科的力量來打磨出一節高質量的課堂,來展示整個學科的水平。
磨課是備課組相互學習、共同提升的過程。在磨課過程中,學科組成員能夠取長補短,個人專業能力和水平活動提升。
磨課也能增進學科組友誼,使學科組在學術交流中更加團結,提高無私奉獻的精神,增強凝聚力。磨課的最后結果帶來的獎項和榮譽可能寫的是個人的名字,但實際上不是個人的,而是集體智慧的結晶。
磨課一般在三方面進行打磨:
一、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
教學設計是備課的第一步。做任何事情之前要有計劃和打算,老師備課之前也要有授課的計劃和打算,確定好授課的初步框架。這是第一步,也是很關鍵的一步。教學設計做不好,直接影響后面磨課的效果。
先由授課教師完成教學設計,授課小組給出意見和建議。授課老師集中大家的意見和建議,進行修改和完善。
二、磨導學案、課件和教案
教案是老師使用的,內容是教師如何教。導學案是學生用的,內容是學生如何學。課件是課堂上使用的,內容是教案和導學案的綜合體。有的老師習慣先做教案,有的老師習慣先做導學案。這個根據個人習慣就行,一般先寫教案,根據教案做導學案,再根據教案和導學案做課件。
按照教學設計,授課教師完成導學案、課件和教案,磨課小組召集集體備課,對導學案、課件和教案進行修改和完善。
三、磨課堂
參評教師展示課堂教學,磨課小組集體研究課堂,提出意見和建議,提升課堂實際效果。一般來說,磨課堂是最后一步,也是關鍵一步。所有磨課的成果要通過課堂呈現出來,這對授課老師的要求是很高的。磨課堂類似于演員的排練,往往需要三五遍打磨才行。小到每一句話,大到課堂結果,都需要認真琢磨,進行不斷調整和修改。授課老師也要說道語言嫻熟,知識透徹,言行舉止合乎規范,完美展示出授課的成效。
磨課不僅是對上面三個方面提出意見和建議,還需要團隊進行緊密的合作。授課老師一是受時間限制,不可能有時間把所有事情都做完,主要的精力還需要放在授課上;二是授課老師不可能每個方面都擅長。這時候,學科組就需要進行分工合作,擅長制作課件的可以幫著做課件,擅長出練習題的,可以幫助出練習題。集體研究還需要集體合作,才能發揮最大效能。
磨課如磨刀,磨好了,“刀”越磨越鋒利,課越磨越精。一節精品好課,都是集體磨出來的。成果的磨課一定符合一句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歡迎關注安子侃教育(安子K教育、安子看教育)!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