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述
你們認為一名大學生一個月大概需要多少生活費?有人說一日三餐外加聚餐社交和衣物的購置大約兩千,當然也可能更多吧。有人說節約一點的話,日常一千五也能開支下來,還能買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當然還有些家長對財務把控
得
比較緊的,可能只會給一千出頭或者七八百的生活費,如果自己有什么別的需求就得自己想辦法,利用課余時間勤工儉學來實現。
當然這要放在十幾年前,這筆費用可是一件十分奢侈的數目,但畢竟現在的社交需求不同了,生活質量也提高了,大家對物質的要求也就越來越高。
但是在北大校園中,卻出現了這樣一個衣著樸素,手持饅頭和礦泉水的小伙子,一夜之間成為了校園里的名人。不問不知道,一問嚇一跳,原來這個小伙子竟然是一位數學天才,而他一個月竟然只需要三百元,就能夠滿足日常的生活開銷,他就是韋東奕。
幼年對數學濃厚的興趣
韋東奕在1991年,出生于一個學習氛圍極其濃重的家庭中。他的父親名為
韋忠禮,是山東建筑大學理學院的一名副教授
,而
他的母親也是這所大學中的英語老師
。都說家長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韋東奕就很好地詮釋了這一點。
父母都是高學歷的老師,韋東奕才剛剛七歲上小學一年級,在書柜中翻到一本名為《
華洛根數學課堂
》的書籍。翻閱后,獨立完成了其中一道題,竟然還做對了。
這為他帶來了莫大的成就感和喜悅,因此這使他對數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開始自行研究一些數學的習題。
因為自己課余時間就學了很多的數學內容,因此在上數學課時,韋東奕也常常產生自己的見解。有時候,
老師還在上面講課
,但是韋東奕已經在家中學習過了,他便
直接站起來打斷老師說:“太麻煩了,我來講。”
都說天才往往都有一些古怪的性格和舉動,韋東奕大概就是這樣的怪才,所以在很多老師眼中,他就是個沒有禮貌的孩子。
這些特立獨行的做法,多少帶來一些來自周圍同學家長和老師的議論。但韋東奕的父母卻并沒有就此想要糾正孩子,相反他給了孩子極大的包容,也決定尊重孩子的想法。
韋忠禮閑暇的時候,來主動找來孩子,與他探討一些數學習題。
韋東奕從小就浸潤在如此愉快的學習的氛圍中,就這樣他還被報送了所有學生都夢寐以求的名校,中國北京大學。
韋東奕的爆火
一段采訪視頻,讓這位數學天才突然爆火。這位少年其貌不揚甚至可以說長得不太好看,他
衣著樸素,背著一個黑色的背包,手里還領著一袋饅頭和一瓶礦泉水
,這大概就是他的午餐了。
初次見他的人,或許以為他就是一個比較不愛打扮,家境可能也不太富裕,但是十分愛勤奮刻苦用功的一名普通的大學生。但采訪了他才發現,他竟然是這所著名院校
北京大學的一名助教。
網絡上還流傳了許多關于他的傳說。
他
兩次參加奧林匹克競賽,都以大滿貫的成績獲得了比賽的第一名;19歲拒絕哈佛大學的邀請,而選擇保送北京大學。
大三那年,韋東奕代表學校參加比賽,在這次丘成桐數學競賽中他獲得了滿分的成績,毫無疑問獲得了金獎。
這個結果引起了全校轟動,老師和同學都十分激動,為什么呢?
因為這個比賽的含金量不是一般的高。這個競賽光是
考綱就涵蓋了58本書
之多,是
清華教材的整整三倍。
要想拿到滿分,毫無疑問不僅是要將這58本書統統看完,還要將這些知識點學習透徹才可以,這足以說明韋東奕的數學知識面有多么的廣了。
據說這樣一個天才少年,
少年的時候還因為總是遲到,讓老師又愛又恨
。
其原因竟然是
這位少年不會騎車
,所以只能步行才導致速度很慢。
有人說,韋東奕的生活,有百分之九十的精力都留給了數學。而大概就是因為網絡上沒有韋東奕癡迷的數學習題,所以,他更是
不刷微博,不上網,也不打游戲
。
堂哥眼中的韋東奕
韋晶洲作為韋東奕的堂哥,時常會去看望他,所以兄弟二人的關系還算不錯。
韋晶洲曾經說過,韋東奕的生活十分淳樸,居住的場所毫無設計可言,基本就是
一個毛胚房
。
除此之外他對物質的需求極其之低,
韋東奕一個月的生活費,僅僅只需要三百元
。
饅頭加礦泉水的餐配
是常有的事。除了吃和學習以外,他基本就沒有別的開銷了。
平時只有一個比較古老的愛好,
聽收音機
,除此之外,便是做數學題了。
再加上她的母親是教授英語的,
韋東奕的英語也不差
。國際上的數學比賽從來都是英語題干,無論是解答還是論文,韋東奕都能夠用英語順利完成的。
小結
拿獎無數的過往,和特立獨行的行為和狀態,讓韋東奕成為了北大的一個人形宣傳牌。
從他的身上,我們其實可以得到很多啟示,當一個人內心富足的時候,其實是不會過于在意對于物質的追求。因為這種無欲無求,簡單的饅頭來帶來的飽腹感就能為他帶來極大的快樂。
當我們真正熱愛這世界時,我們才真正生活在這世上。
在韋東奕生活中,只存在一個單一的數學世界,而僅僅這個數學世界就能夠使他的內心感到滿足。所以他能夠攀登到普通人一生都難以抵達的高度,也才能在這樣一個復雜而又名利的社會中找到自己的天地和安寧。
而他作為我們這個時代的榜樣,這種科研的精神也能為我們帶來更多的激勵和鼓舞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