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學之前,學生總是對大學生活抱有無限想象,一點點實現高中老師口中的“大學必做的事”,比如談一場校園戀愛、從來不掛科等等,但等真正成為大學生以后,才知道大學生也有很多煩惱。
跟家長要生活費就是大學生最困擾的事之一,已經成年了的學生,每個月還是得拉下臉和家長要生活費,還想哄著家長能多給點,畢竟上大學以后,衣食住行等所有花銷,都要學生自己的負責,學生自然希望手頭能寬松點。
離開家長的看管以后,進入大學校園的學生,就好像飛出籠子的小鳥一樣,感受自由的氣息,也因為太自由了,常常不到月末就花光了生活費,只好再費勁心思跟父母伸手要錢。
大學生曬出和媽媽的聊天記錄,連生活費都被賺差價,老爸芭比Q了
時代的變化日新月異,大學生無論在哪個城市上大學,都能用手機實時跟家長聯系,各類社交軟件也很方便,不過大學生卻很少主動聯系父母,一般都是“人命關天”的大事,才會和家長聯系,比如生活費不夠花了。
現在的家長也很開明,遇到事情基本都會和學生商量,大學生生活費真的不夠用了,家長也不會眼看學生吃土,而是會直接發個紅包,或者轉賬。學生和父母之間的距離遠了,可血濃于水的親情的不會淡化。
萬事總有意外,有位學生就被老爸“坑了”。這位同學終于鼓起勇氣和媽媽商量,自己已經大三了,能不能漲點生活費,現在一個月1000元是真的不夠用,多給500也行啊。
媽媽的話卻讓學生難以接受,媽媽表示從大二開始,就已經跟老爸說,一個月給你兩千元的生活費了,沒想到連生活費都被賺差價,果然父愛如山體滑坡。看到媽媽的回復學生放心了,以后手頭能寬裕點了,不過老爸可能芭比Q了。
“坑娃”老爸并不少見,馬上就到這位學生的生日了,學生跟爸爸說,想提前讓爸爸送個生日禮物,也是在向爸爸撒嬌。不料直男老爸絲毫沒有get到學生的想法,還直言為什么要提前,難道你活不到那時候?學生無語凝噎。
這位同學為了要點生活費,選擇走迂回路線,先是問候了媽媽節日快樂,看家長的回復很友好,才說出自己想要買衣服的目的,媽媽也很痛快地同意了,不料學生說出價格后,媽媽直接將學生拉黑了,直截了當的方式看呆一眾網友。
分析:
很多網友看到大學生和家長的聊天記錄,直呼真實,這也是很多大學生的真實寫照,上了大學以后,離家很遠,很少有回家的機會,尤其是近兩年經常封校,學生可能一年中只有寒暑假的時間能回家。
每次學生主動找父母聊天,基本都是為了要錢,家長心里難免產生情緒,不過在玩笑過后,也會給學生轉錢,并非家長不舍得花錢,而是想和學生多點溝通的時間。
大學生活豐富多彩,同齡人之間也有很多共同話題,大學生很快就能適應離開父母的生活,可在大學以后,家長卻很難適應學生不在身邊的生活,學生也要學會關心父母,多和父母聊聊天,不要以為自己的生活沒想什么說的,在家長眼中,事關學生小事也很重要。
大學生為什么總是生活費不夠用?
很多家長不能理解,明明月初給了學生生活費,為什么每每不到時間,學生總是向家長索要生活費,難道真的不夠花嗎?大學生的生活費為什么總是不夠用?
大學生的生活受地域的影響,不同城市的物價水平不一,生活所需費用也不一樣多,大城市的物價相對較高,家長需要多給學生些生活費,而在中小城市上大學,則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減少。
在校園內,除了正常生活所需,還要考慮到學生的社交活動,平時和室友朋友出去吃飯的費用等,還有的學生需要報名補課班等費用。
男生和女生之間花錢的方向也不一樣,女生在化妝品、衣服、首飾上支出比較多,而男生則是在游戲上會出現額外支出,這也是很多學生生活費不夠用的主要原因,計劃外的花費較多,沒到月末就沒錢,只好再跟父母要。
大學生要注意,家長賺錢也不容易,要學會有計劃地消費,不要攀比、跟風,要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如果生活費實在不夠用,也可以考慮兼職或者爭取獎學金,既能鍛煉能力,獲得零花錢,還能積累社會經驗。
今日話題:你每月給學生多少生活費呢?歡迎在評論區中留言,和大家分享你的看法。
圖片來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