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鄭淵潔大家都很熟悉,許多人的童年就是在他的書中遨游度過,他的文字美妙,蘊含一些道理。
鄭淵潔偶爾在書中顯示出對教育的批判,如今更是用犀利的言語指出了語文教材中出現的問題。現在的語文教材并不適宜學生學習發展狀況,簡直是誤人子弟。
本該是減負,反而變成了給學生加負,家長紛紛支持鄭淵潔觀點,對此深表認同。
鄭淵潔怒批語文教材的問題,導致減負無法落實,家長對此深表認同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有這樣一段文字描寫“因為失重的緣故,座艙里沒有上下左右和正反之分,所以他們可以飄在空中睡,也可以頭朝下,腳朝上懸著睡。”這一段文字是出現在蘇教版的小學語文課本中。
在這段文字中很容易發現里面出現了一處矛盾,前者說由于失重的原因難以區分上下,下一步卻可以說宇航員睡覺的姿勢可以朝上或朝下,這顯然是一處很令人搞笑的錯誤。
雖然文中真正想要的表達意思是在這個船艙的頂部相當于它的上方。但這段文字的表達卻很容易給人造成誤解,讓學生得到錯誤的知識點。
除了知識性錯誤,語文課本還存在“內容聱牙詰屈”的問題,難以理解其真正的意思。
在語文教材中,許多編著者為了顯示自己選取的文章較為有內涵,有些人便把一些過于高深的文章給嵌入到當中去,但卻沒有考慮到文章是否適宜學生去閱讀、理解與思考。
對學生而言,過于高深的文章連讀都讀不明白,更何況去談到真正的理解。
文章的選取應該適宜學生的心理發展情況,有些文章無疑是好的,是值得閱讀的,但該在哪個年齡,就讀適宜該年齡段的書。
就如同《紅樓夢》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它的優秀甚至養活了一幫研究紅學的專家,但是如果把它放到小學語文教材中,對于那些學生的知識水平來講,無疑是拔苗助長、適得其反。
還有一部分語文教材內容枯燥無味,無法激發學生興趣,并沒有真正地研究學生的心理。
對于年紀尚小的學生,語文教材的選取更要貼合他們的身心年齡,符合他們的興趣所致。人們常說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若無興趣,談論如何學習語文以及如何提高成績,這一切顯然都是妄言。
語文教材最終是給這些學生來看的,若不能貼合他們的興趣,只符合這些編教材老師的內心興趣,那無疑是南轅北轍。
編寫一本好的語文教材,要明白自己最終的服務大眾是誰,知曉為誰所編寫,編寫為誰所看。這些才是這些編寫者首先應該放在內心中,成為選取文章的重要標準。
不可否認,如果語文教材中的問題不改正,“減負”根本難以實現。
當今語文教材中出現的問題仍有許多,這些問題的出現,導致學生對學習語文根本提不起勁兒來。
越是不想學習語文,越是覺得語文難懂,這給學生反而帶來更大的學業壓力,這與我國當今所提倡的為學生“減負”的政策明顯相違背。
語文教材中出現的問題明顯是誤人子弟,會導致自己的孩子在語文這一科中成績下降。家長雖然認同減負這個政策是好的,但是減負政策帶來的問題若不解決,家長仍然是難以接受。
因此,對于鄭淵潔怒判語文教材中出現“誤人子弟”的那些錯誤,家長紛紛持有認同態度。
相信每一位家長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文章末尾為各位家長分享一本好書,都別錯過了!
拿世界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的話來說:
想要讓孩子學好數學,第一步就是要先弄清數學的基本概念;其次是它的基本概念的由來,這就需要父母在輔導孩子數學題的過程中,陪孩子多讀一些數學方面的書籍,玩一些數學游戲。
然而,攀登數學的高峰并非易事。世界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說:“我也認為數學很枯燥,但一看到劉薰宇的數學書,感到很驚訝。你還能像這樣學數學?”
楊振寧是繼牛頓和愛因斯坦之后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他能夠認可的數學老師劉薰宇是不會錯的。
劉薰宇又是誰?
劉薰宇與華羅庚、陳景潤等數學家相比,并不出名,因為他的精力主要在數學教學和中小學教材的編寫中。
劉薰宇一生寫過很多數學方面的書,最有名的便是這三本:
第一本是《馬先生講數學》,主要講如何用圖解法求解一些算術四則問題
第二本是《數學趣味》,主要講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數學問題,我們講萬物皆數學,通過萬物來學數學是最快的。
第三本是《數學的園地》,這一冊就有點難度了,里面講了函數、連續、誘導函數、微分、積分和總集等概念及它們的運算法的基本原理。雖然有點深,但講解的方法很妙,六年級的娃,還能看懂一部分的內容。
同時把這書拿給孩子看,平時孩子也補習數學,有時候覺得上補習班有點枯燥。可孩子看這本書,卻覺得很有意思,而且還能把他在補習班學到的東西運用過來。
一看就看了個把小時還不覺得累!家長:實在是難得的好書!
對于劉薰宇先生編著的這套經典數學科普圖書,家長們也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家長表示“這套叢書總體上有一種循循善誘,由淺入深的感覺,語言特別有說服力”
可以說,熟讀這套書,小學和初中的數學就不用擔心了。
這套經典數學叢書,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激發學生們蘊藏起來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欲望,讓學生們愛上學數學,許多家長表示《數學三書》是難得的好書,不可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