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之后,學校如何開展勞動教育?近日,南岸區龍門浩隆平小學開展了“花谷圍欄我設計我創造”特色勞動實踐活動,同學們利用學校假期修整多出的一批竹子設計并搭建了有創意、有特色的花谷圍欄造型,使校園里的智慧花谷煥然一新。
學校智慧花谷創建已有半年有余,花園充滿鳥語花香,吸引眾多學生前往。為了讓花園造型得到保護及改造,學校提出“花園圍欄我設計我創造”的活動方案,邀請每一個學生參與到班級圍欄創設活動中。
假期因學校拓展路面修整竹林多出了一批竹子,怎么將這一批竹子利用起來設計出有創意、有特色的花谷圍欄造型,同學們來了場智慧大比拼。
孩子們個個摩拳擦掌,相互組隊。有的回家借助電腦查閱圍欄的相關知識,和父母一起討論設計樣式;有的觀察小區的柵欄;有的周末去公園看可用的物品。很快,調研完成了。
不僅如此,同學們還請來美術老師進行結構上的指導,師生共參與,孩子們借助美術知識,繪畫出各種立體的結構,運用色彩的美,形成了圖紙的雛形。
怎么將竹子變成真正的圍欄呢?在科學老師的指導下,同學們運用學過的知識來改變竹子,如運用數學知識測量和計算竹子的長度和角度;勞技上學到的釘、鉆、綁等,在竹子的改造上得到靈活運用。
來到造物坊,同學們先用切割機將竹子切成兩半,尋找角度,將竹子的一頭割成一個尖角,為了能固定住竹子,還要用鉆孔機給竹子的另一邊鉆眼,再用砍刀將竹子分成兩半,這樣既節約器材又美觀,從剛開始的小心翼翼到慢慢熟能生巧,孩子們成功將竹子改造完成了。
孩子們本以為改造竹子很難,后來卻發現原來釘是最辛苦的。如何做到高度一致,怎樣使竹子能夠牢固地放在土中……孩子們經過反復實驗,經過多次修改,終于,花園改造完成啦!
六年級學生墨墨在此次勞動活動中成長了許多,“通過認真跟著老師學習,謹記操作指南,我們都學會了有條不紊地加工竹節,也明白了要養成愛勞動的習慣。”
學校有關負責人表示,“雙減”政策下勞動教育對于新時代立德樹人具有重要意義,具有很強的兼容性,能夠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結合在一起,培養學生多方面素質和能力。陽春三月,基于學校“好種子”課程建設,開展了“花谷圍欄我設計我創造”特色勞動實踐,將勞動教育的內容變成有特色的項目活動,把“勞動創造,美好生活”的理念深植每個師生心間。
上游新聞記者 秦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