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高學歷人才都是各行各業的“香餑餑”,他們不僅能享受更高級的待遇,社會地位也更高一些,也大多都從事了看起來較為體面的工作,令人好不羨慕。
而學歷與“學歷”之間,還有層級上的區別,985、211的高學歷畢業生仿佛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娃娃,而雙非院校的研究生,也經常被誤認為“水碩”,對比簡直不要太強烈。
因此,一些高考后沒考上名校的學生,便會抓住考研的機會想要報考985、211大學,不過,重點院校或許對第一學歷不是很高的學生不太友好,引起了網友熱議。
好心當成驢肝肺?考生調劑想報蘭大,校方的回復卻引起了熱議
考研國家線公布以后,可謂是有人歡喜有人憂,學生高興是因為自己過線了,可以安心準備復試了,但學生憂心的則是部分學生并沒有過線或者與喜愛的學校“擦肩而過”了。
讓一些學生焦頭爛額的是,現在正忙著準備調劑學校的事情,對名校有野心的學生,也會想要拼搏一次,趁著這個機會報考985院校。
而這位考生就又選擇985大學之一——蘭州大學,本抱著僥幸的心理報考,沒想到現實卻給與了他沉痛的一擊,蘭大給他回復了,卻并不是他想要的答案。
校方回應的郵件中,明確表示了因為名額有限,所以會優先考慮雙一流院校的畢業生,告知學生理由,請他“另謀高就”,學生也有些心不甘情不愿,發到了網上,引起了眾多網友的議論。
有人表示:這就是“唯學歷論”的表現,明明是985高校,卻沒有起到一個帶頭作用,公開表明普通學校的考生沒有機會,太不近人情了。但有人表示:學校不是看人情的地方,雖然應該尊重每個學生的夢想,但也要從實際出發,這也是對學生的一種尊重。
蘭大回復調劑考生的話引發熱議,網友:別把歧視說得那么好聽。筆者認為,這樣想的話可能是有點偏激了,其實從另一個角度來想,這樣做也無可厚非。
蘭州大學如此回復,讓很多考生覺得受到了輕視,究竟是好心還是給自己“貼金”?
其實,蘭州大學一直很低調,實力也毋庸置疑,雖然地理位置偏僻,但這也極大程度上地保證了學生潛心搞研究的可能,雖然有些時候招生會比較困難,但畢竟是個985大學,畢業生的質量自然沒話說。
況且,蘭大統一作出回復也是無奈之舉,至少這樣做可以確保不會耽誤考生報考其他學校,考研是人生大事,影響學生選擇或撿漏其他學校,也容易飽受詬病,明明白白的和學生講清楚,至少是一種負責任的行為。
學生們也要知道名校的“潛規則”,在所有選拔性考試中,“優中擇優”便是唯一準則,為了高校的發展,學校也應該這樣做。如果給了考生希望又讓他們失望,復試失敗,會更打消學生二戰、三戰的積極性,這樣對學生也不公平。
綜上所述,蘭州大學如此回復也是情有可原,即便可能有人認為蘭大是“自作多情”,但這也說明蘭大的初心沒有改變,沒有為了招生而招生,反而一直踏踏實實搞學術研究,只為精益求精,從另一種角度來說,蘭州大學還是值得潛心研究的學生報考的。
有了蘭大的回復作為“前車之鑒”,學生在準備考研調劑的時候還需要注意什么?
如果確定不想重考一年,就要報考確保自己能上岸的學校,也就是名校985、211的考生需要調劑的可以報考西部或東北的985、211大學,被錄取的可能性會更大一些,而學歷比較普通的考生也可以試著報考一本或是二本院校。
而學生沒那么想要考研的話,如果自身學歷比較高,不要為了有個書讀而調劑,第一學歷本來就有優勢的情況下,沒有必要自減優勢去讀研,反而工作更吃香,畢竟如果不是特別拔尖的人才早晚都要參加工作,所以不如拔得頭籌,成為工作中的“前輩”,也有更多的資歷。
寫在最后:其實蘭大的做法大多數高學歷畢業生都能理解,可能在學歷不是那么出彩的考生面前就是一種“傷害”,不過相信學生們很快就能明白其中道理,希望學生們能夠順利上岸,考進理想的院校!
今日話題:你覺得蘭大的處理方式是否妥當呢?
(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