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泉河畔,古格腳下,有著藏、漢、回、維等多個民族500余名師生的阿里地區札達縣九年一貫制學校,校門口石碑上醒目地刻著“民族團結一家親”的字樣,全校師生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生活、共同發展、共同進步,譜寫了一曲曲各民族和諧共處、融合發展的美妙樂章。
多年來,札達縣九年一貫制學校堅持民族團結教育從娃娃抓起,大力實施“金種子”工程,全面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每周開展至少1學時的民族團結教育課程,把愛我中華的種子埋入每個青少年的心靈深處。
“民族團結教育從娃娃抓起,深入淺出地對孩子們進行啟蒙教育,讓孩子們知道民族團結的重要性,培養孩子純樸、善良、團結、包容、和諧的優秀品質,讓民族團結的種子從小就扎根于心?!痹_縣九年一貫制學校校長張春祥說。
札達縣九年一貫制學校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結合教育教學實際,積極開展經典詩歌朗誦會、民族團結教育講座等系列教育活動,讓學生充分了解我國民族構成、地域分布特點、各民族歷史和文化等方面知識,進一步增強孩子們的民族自豪感,不斷提高民族團結意識;利用校內民族團結教育基地,通過組織演講比賽、歌唱比賽等形式,廣泛開展民族團結宣傳教育活動,在比賽中培養孩子們的團結精神;組織初三畢業學生開展“小小宣講員”培訓活動,讓畢業的學生在回到家后向父母鄰居、親朋好友等傳播“四講四愛”知識,發揮學生作為“小小宣講員”的作用,讓“四講四愛”的聲音傳遍札達縣每一個鄉村、每一片土地。
此外,學校還組織科任老師不斷加強民族團結教育業務知識的學習,組織德育處工作人員認真學習民族團結相關文件,在學習的基礎上,指導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在全校形成民族團結的濃郁教育氛圍。
共享民族團結溫暖,共創祖國美好未來。札達縣九年一貫制學校在民族團結進步方面作出的工作,不僅促進了全校各民族師生之間相互尊重、相互幫助,更增強了民族凝聚力,讓民族團結進步之花開遍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