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不了解一個國家的語言,又該如何學習他們的長處,又該如何去超越他們呢?
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言之一,被很多國家列為中小學生的主要學習課程,也在中考高考乃至考研中占有很大的分值比重,但是脫離了語言學習環境,對任何學生來說想學好英語都很難。
我國學生是從學前教育階段就要開始接觸英語的,不少幼兒園還打出雙語教學的口號去吸引家長的目光,各小學也是生怕學生會輸在起跑線上,想方設法的提高英語教學水平。
中學生在學習英語上花費的時間就更不用說了,就連很多商界大佬和大學教授都為學生們打抱不平,覺得英語占用了中國學生太多的寶貴時間。但想要考入好大學,這又是必經之路。
之所以會讓學生花費大量時間在學習外語上,主要原因就兩點,一是外語在考試中所占分值高,二是想要學好外語真的很難,所以我們常會聽到中國學生吐槽外語難學的聲音。
不過當你看完日本老師的中文課,你的內心會有點小慶幸。《五十步笑百步》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古典故事,看完日本學生的課本才知道,原來他們也學文言文,看來大家同是天涯淪落人。
對中國學生來說,魯迅是大家最了解的作家之一,每當老師在臺上侃侃而談時,難免有些學生覺得“魯迅寫的時候可能都沒想那么多”,但其實“魯迅寫的時候想得比我們講的還要多久”。
看完日本老師的中文課才知道,不僅僅我們中國學生學習魯迅的文章,日本學生也要學,而且他們對魯迅的評價堪比國人。看到這,身為中國學生的我,自豪感油然而生。
咱們中國學生在學習英文時,常會遇到英式發音和美式發音的區別,老師的解釋是“就如同我們的地方口音不同”。如果說區分這兩種發音很難,那日本人還要學習繁體字,就更難了。
咱們漢語博大精深,目前個別地區還保留著寫繁體字的習慣,所以在日本老師的中文課上,繁體字也會被當成重點內容。看著筆順那么多的繁體字,中國學生才知道蒼天饒過誰啊。
學習語言的過程,也是在學習其他國家的文化,同時教材編寫人也會在內容中加入自己國家的文化。以這篇朗讀課文為例,除了日文、漢字、拼音外,竟然還有一些“家長里短”。
對于中小學生來說,這無疑是增加了“閱讀理解”的難度,此時不由得可憐日本學生幾秒鐘。除了日本學生外,其他國家的學生也紛紛踏上了學習中文的征程,不過隨之而來的是讓人啼笑皆非的吐槽。
吐槽外語難學可能已經成為全球學生的“共同話題”,有外國學生在學習中文之余,不忘了用梗圖吐槽中文難學。首先被吐槽的就是中文中的多音字,其中“行”這個字被推了出來。
別說是外國人了,就是地道的中國人,想要在這句話中,完美地區分“xing”和“hang”,都會有點困難。
另一個被吐槽的就是“同音字”。比如在鍵盤上打出“shi”這個音,那同時出來的字多到讓外國學生想逃避。其實這對中國學生來說也挺難,同樣的讀音卻帶有不同的意思,想完全掌握是需要花很多時間。
學習沒有近路可走,勤勞努力不退縮就是學生的捷徑,但是學習講究方式。建議學生找對學習外語的步驟,首先要有一定的聽音基礎,常常聽英文歌曲或者英文動畫配音,即便是聽不同也可以通過磨耳朵掌握音感,并且在日后學到這些內容時,能更好的接受。其次要大膽地讀出來,只有讀出來老師才能知道你讀得對不對,也會隨著朗讀讓學生擁有更好的音感。最后是勤復習,詞匯量是重中之重,學生要專門針對背單詞和復習單詞做好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