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飛逝歲月如梭,還有4個月左右,我們即將迎來新一屆高考,參與新高考的考生們對自己所選的科目組合可還滿意?
新高考模式中最大的亮點就是選科環節,考生們不需要再拘泥于選文還是選理,可以憑借興趣愛好、個人能力等因素去選擇自己更看好的學科。
但是選科也不是可以隨意選擇的,考生所學科目的種類,影響考生未來填報志愿時選擇專業,影響考生日后的學習情況,更影響考生能否被心儀的大學錄取,所以考生會努力讓選科成為自己的優勢。
為了幫助考生選擇到最合適自己的科目,老師和家長可謂是煞費苦心,他們拼命地為考生整理往屆的選科和報考經驗。這讓他們整理出了一個新高考選課中的“爭議”組合:物化政。
物理化學和政治被很多老師譽為“最佳組合”。原因一,由于組合中擁有物理和化學,所以基本可以選擇所有理科生可以選擇的專業,又因為有政治,又可以選擇多半適合文科的專業。
原因二,出色的政治學科基礎,可以讓學生在申請入黨、報考公務員和事業編、選擇軍隊文職等鐵飯碗工作時,擁有脫穎而出的能力。所以無論對于男生還是女生,均是個有利的組合。
對學霸來說就更是優勢明顯了,雖然物理和化學的學習難度比較大,讓中等生學習時直撓頭,但是在學霸的學習能力面前,這層難度劣勢,反倒可以成為拉開與中等生成績差距的優勢。
不過“物化政”組合卻伴隨著爭議存在,因為看上去這個組合那么好,學霸卻并不愿意選擇。其中緣由讓人深思。首先,物理化學和政治的學習方式存在很大不同,學生很可能會思路混亂。
其次學霸可以搞定物理化學,但是政治卻是多數學霸的弱項,只因政治中涉及到很多需要死記硬背的東西,而學霸的記憶力雖然強,但是背文字性的內容,就并不拿手了。
再次,學霸也有自己的愛好,相比有趣的歷史學科和偏理的地理學科,學霸們并不喜歡政治這門純文字學科。其實不僅學霸不喜歡,從考生的選科熱度來看,所有學生都不太喜歡它。那學霸更偏愛哪個組合呢?
從往年高考選科的情況來看,在3+1+2新高考模式下,考生更青睞于生物學科,其次是物理和地理,化學歷史占比均在40%以上、相差不多,而政治學科則在各學科的末尾。
在選科組合方面,物化政VS物化生被稱為“迷之組合,他們相比,物化生的選擇人數也明顯高于物化政,而且從考生的高考成績來看,包括高考狀元在內的學霸,多數是選擇了物化生組合的。
物化生組合的劣勢很明顯,那就是學習難度比較大,但好處也不容置疑。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科目之間的關聯性比較強,在物理中所學知識,經常可以利用到化學和生物中,大大提高了學霸的學習效率。
另一方面,選擇了這個組合的考生可以選擇所有的理工類專業,自然也包括現在十分熱門的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工科專業。而且良好的通識基礎,也有利于他們上大學后的學習效率。
更何況物化生組合雖然難,但是在新高考中的“賦分”模式下,你難我也難,最后賦分之后的成績還有一定可以提升的空間。現在你知道為何學霸會偏愛物化生組合了吧!那么學生要通過哪些努力方式,才能利用好賦分模式呢?
其實考生在努力尋找高考的捷徑,尋找如何可以撿漏時,真不如將心思放在踏踏實實提升學習成績上,因為隨著新高考賦分模式的出現,高考將會更加公平,捷徑和撿漏不復存在。
建議考生從戒掉不良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入手,努力擺脫一切會影響自己學習專注力的誘惑,通過制定學習計劃去合理利用時間,通過榜樣激勵法去幫助自己快速戰勝學習中遇到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