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全國各地老照片,盡在右上角關注!
曲阜是我國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的家鄉。來曲阜的人,沒有不首先游覽孔廟的。
孔廟宏偉壯觀,據說始建于公元前487年(孔子死后第二年),以后歷代加以擴建,成了現在的規模。其中大成殿建筑最輝煌,幾乎可以與北京故宮的太和殿媲美。特別是大殿前檐聳立的十根盤龍石柱,雕工精美,氣派非凡。
走過古老闕里的小學生
孔廟的大成殿
現在,孔廟、孔府、孔林成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幾年來政府已進行了大量的維修。孔府在孔廟之旁,里面陳列著孔子家譜和其它有關遺物及繪畫等,為研究孔子及中國歷史提供了重要資料。
杏壇,傳說孔子講學的地方
出曲阜城往北不遠就到了孔林,這是一個古柏森森的林園,有各種古樹兩萬多株,孔子的墓就在這個郁郁蒼蒼的林園里。孔子在這里講學五十年,擁有三千名弟子,這在公元前五世紀,確實是了不起的事情。
假日,學生在幽靜的孔林里玩耍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文化底蘊厚重的地方,1946年全縣小學只有八十四所,在校學生不足四千人;中學雖有二所,但學生還不到五百人。到了1957年,小學增加到了二百二十五所,入學兒童接近三萬人;中學校規模擴大了,學生人數達到了一千四百人。到了1963年,小學更發展到三百五十所,學生人數超過五萬;中等學校十四所,學生接近五千,而且有了一所大學,在校學生一千九百多人。
曲阜縣對于學前幼兒教育十分重視,孩子們在入學前就接受必要的寫畫訓練
曲阜縣除了正規學校的教育體系已初具模外,還有一個很不錯的業余教育網正在形成,目前在人民公社四百來個生產隊中,已有二百六十八個隊都辦起了常年業余學校,一萬四千多農民甩掉了文盲帽子。
丁家莊共有八百多人口,解放前,只有四個識字的人,而且這四個人中沒有一個是上過學校的。村里人要寫信、辦事,常常要跑許多路,找識字的人幫忙。一九五O年冬,村里辦起了業余學校,現在全村四十歲以下的三百六十九個青壯年文盲中,脫掉文盲帽子的就有二百二十五人。
曲阜師范學院是這個縣里的最高學府,成立于一九五五年,當時只有中文、數學、歷史三個專修科,學生剛滿二百人。一九五六年后改科為系,又逐年增設了物理、化學、外語等系。為了提高教學質量,還設立了有高初中十六個班的附中一所、六個班的附小和幼兒園各一所。
曲阜師范學院化學系學生在實驗室里
曲阜師范學院的教授正在討論學術問題
在中等學校中,一九〇五年創辦的曲阜師范學校是歷史最久的一所, 從解放到目前為止,學校已為國家培養出四千多名小學師資。
曲阜師范學校外景
三皇廟小學的孔祥美的老師,便是曲阜師范學校一九五五年的畢業生,因為在教育兒童和推廣普通話的工作中做出了突出的成績,曾幾次被選為縣、省和全國文教群英會的代表。
曲阜師范學校校園
為了適應農業技術改造的要求,一九五八年曲阜還辦了一座水利機械學校,三年來,這個學校為農村培養了五百多名具有中等技術水平的機電排灌人才。
曲阜水利機械學校學生在農村實習
感謝您的閱讀和支持!看更多全國各地老照片,請點擊右上角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