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請注明上海市教委政務微信"上海教育"
3月18日-19日,首批318名上海高校PCR志愿者已分別前往長寧、浦東、嘉定、青浦、松江和金山等地支援一線核酸檢測工作。
PCR技術,全稱為“聚合酶鏈式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是目前為止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的核心技術。隨著疫情發展,為進一步滿足“應檢盡檢”和“愿檢盡檢”需要,對PCR實驗室檢驗人員的需求激增。3月18日,經前期排摸,市教衛工作黨委、市教委向復旦大學(含醫學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同濟大學、華東理工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上??萍即髮W、上海大學等高校招募熟悉PCR操作的大學生志愿者。志愿者招募令一經發出,就收到了上海大學生的積極響應,短短幾個小時內,已招募到1009名符合條件的志愿者,經專業機構培訓具備上崗資格后,將陸續前往全市各個檢測點上崗工作。
上海高校大學生爭相報名志愿者工作,第一時間奔赴核酸檢測崗位,成為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的積極參與者,顯示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體現了新時代大學生精神面貌。他們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勇敢逆行,憑著自己的專業和熱情、責任與擔當,成為上海戰"疫“的青春力量。
復旦大學: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是我們共同的信念
復旦大學于3月18日啟動PCR檢測志愿者招募工作,短時間內,有關院系數百名志愿者報名參與。經排摸選拔后,來自基礎醫學院、生命科學學院等院系和單位的共計265名師生志愿者加入此次志愿服務隊伍。在核酸檢測陰性的前提下,首批69名志愿者已陸續出發前往服務地點。志愿者到達服務地后,經專業培訓后上崗開展服務工作。
在這個凝結“硬核青春力量”的PCR志愿者檢測團隊中,既有科研成果不斷的青年科學家,有的還是杰青和長江特聘教授;有長期“浸泡”在實驗室里的青年技術員,擁有豐富經驗;有時刻銘記黨員身份并積極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的基層黨員干部,更有“誓為人群滅除病苦”的普通醫學生……這一刻,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復旦大學志愿者;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信念,那就是勇擔重責、一鼓作氣,堅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殲滅戰。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
“老師,請讓我上”
上海交大醫學院發布志愿者招募公告后,得到在校師生的熱烈響應,短短3小時內就有近300人報名?!袄蠋?,請讓我上!”“老師,請讓我成為替補一號!”這樣的請求在群里刷屏。經認真考量、遴選,最終組建了一支由基礎醫學院研究生為主體,博士后、青年教師和本科生為補充的醫學院80人志愿者隊伍。3月18日晚,第一批20人的志愿者隊伍連夜出發,應援進駐位于寶山區的上海蘭衛醫學檢驗所,成為一股重要力量投入上海的核酸檢測一線工作。
出征前,交大醫學院黨委書記江帆,副院長胡翊群、吳正一,以及相關職能部門、學院負責人為出征隊伍送行,再次叮囑“選擇了交大就選擇了責任,選擇了醫學就選擇了奉獻”。中國工程院院士、交大醫學院院長范先群參加線上動員會,勉勵黨員們發揮模范帶頭作用,不畏艱難,平安歸來。
2020級博士研究生吳文偉代表志愿者及組長表態:一定不辜負學院和各位老師的殷切期望和囑托,不辱使命!博士生雷繪敏當天正在浦東新區周浦的家中,報名后輾轉1個半小時,趕在隊伍出發前與大家匯合。2018級臨床醫學專業英文班戴文軒在報名表中寫著:“大學期間有幸參與兩項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學會了扎實的PCR技術,現在有機會施展專業技能,為上海的疫情防控盡自己的綿薄之力,我感到尤為自豪!”面對疫情,廣大交醫青年學子積極投身疫情防控一線,用無畏姿態詮釋了醫學后生的擔當。
同濟大學:
用專業技能守護人民生命健康
同濟大學3月18日凌晨接到通知后,第一時間在校內發布招募大學生PCR志愿者的倡議書,學生反響熱烈,報名踴躍。短短數小時內,就有來自醫學院、口腔醫學院、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近400名大學生積極報名。“這次PCR檢測志愿工作,為我們醫學生提供了一次很好的實踐機會,是生動的思政課和專業課堂,是醫學生素養的試金石。”同濟大學青年突擊隊第一時間寫下請戰書,請戰出征,表達了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青春力量的堅定決心和信心。
3月18日下午,同濟大學首批370名大學生PCR檢測志愿者舉行出征儀式,蓄勢待發。同濟大學此次派出大學生PCR檢測志愿者人數為首批滬上6所高校之首,除首批370人外,還儲備了第二批51人,隨時聽候調遣。
“我們將充分發揮專業優勢,積極投身疫情防控工作,用扎實的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去守護人民的生命健康。”3月19日下午兩點,第一批19名同學應召集結,在校領導和老師的護送下,出發趕赴金山區。
華東理工大學:
他們是學生,更是勇士
3月17日晚,接到志愿者招募令后,華理學子積極踴躍報名參加,“確認守滬!”的信息在學校相關專業的學生微信群中接龍報名,超過100名的學生第一時間積極響應報名,由學校生物工程學院52名碩士、博士生組成的PCR檢測志愿者服務隊,在國家杰青、生物工程學院副院長劉琴教授的率領下出征,成為最美守“滬”者,為上海市疫情防控貢獻華理力量!
3月18日下午13點40分,華東理工大學在徐匯校區和平樓前為學校PCR檢測志愿者服務隊舉行出征儀式,校黨委書記杜慧芳代表學校對同學們利用所學專業知識和實際行動服務社會和人民的義舉表達崇高的敬意。作為PCR檢測志愿服務隊隊長,生物工程學院博士后左芳婷本碩博均畢業于華東理工大學 ,她表示:“接到志愿服務的招募通知,非常高興和振奮。很榮幸能夠成為逆行支援PCR檢測隊伍中的一員,用所學知識服務社會,為黨和人民分憂!我們一定會服從指揮,聽從命令,不辱使命,堅決完成任務!”
華東理工大學在PCR檢測志愿服務隊中成立了臨時黨支部和臨時團支部,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群團組織生力軍作用,讓黨旗在抗“疫”一線高高飄揚!
上海中醫藥大學:
“白大褂”和“防護服”都是家國情懷
上海中醫藥大學積極組織PCR檢測志愿者召集工作。各二級學院、研究院(所)、附屬醫院300人積極報名,從接到消息到全部“云”端集結完畢僅僅幾個小時。期間不少黨員留言“我雖然不會PCR,但可以接受培訓后上崗”“我是黨員,PCR不會,其他工作都可以”“研究生期間最難忘的事兒,就是跟導師一起做‘大白’”。
經過遴選,100名來自不同學院的本科、碩士、博士生志愿者組成PCR志愿者服務隊,在學?;A醫學院副院長鄭月娟教授、中藥研究所副所長吳曉俊教授的率領下聞令而動,逆行出征,用志愿之光,守“滬”人民健康,貢獻青春力量。
為確保志愿者學生的安全,上海中醫藥大學在3月18日下午緊急啟動志愿者線上培訓,邀請曙光醫院檢驗科石磊老師為志愿者們進行《病原PCR檢測技術要點和防護要點在內的培訓進行安全培訓》,學校交叉科學院柯細松教授團隊連夜精心編寫《新冠病毒PCR檢測培訓手冊》,制作培訓視頻,將最安全的防護知識帶給即將出征的志愿者們。在此同時,學校也為每一位出征的同學準備了防疫物資和生活用品。
來自曙光臨床醫學院的博士生志愿者榮汶青表示:“疫情來襲,作為醫學生的我們義不容辭,能用所學的實驗技術和醫學知識為社會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不僅是我們的責任與使命,更是一份自豪與榮耀!請老師們放心,我們一定不負重托,不辱使命!”
從“白大褂”到“防護服”,走出“實驗室”奔赴“檢測點”,雖然工作的地點變了,但是不變的是家國情懷,上海中醫藥大學的學子用行動踐行“大醫精誠”。這是我們青春的力量!加油!
上海科技大學:
報國裕民同守“滬”
為進一步配合疫情應急處置工作,滿足“應檢盡檢”和“愿檢盡檢”需要,上海科技大學學生響應國家號召,積極加入PCR檢測志愿者隊伍,踐行“生命至上、舉國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抗疫精神,充分發揮專業知識,為本市疫情防控貢獻力量, 成為抗疫戰役中的“逆行者”。
短短數小時之內,就有130名學生志愿者報名,只用了一個下午的時間就全員整裝待發。3月18日下午,一場臨時而簡短的“出征”儀式在上??萍即髮W生命學院L樓大廳舉行。首批上科大核酸檢測志愿者當天即將趕赴檢測機構承擔檢測任務。上??萍即髮W校長江綿恒以電話方式為志愿者加油鼓勁。他鼓勵同學們踐行上科大“報國裕民”理念,期待同學們圓滿完成任務凱旋。常務副校長印杰到現場為志愿者們送行。上科大志愿者齊聲喊出了: 立志成才勇擔當,報國裕民同守”滬” 的口號。
上科大學子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是我們的驕傲和榜樣!讓我們一同守“滬”,共克時艱,上??萍即髮W等你們回家!
上海大學:
“讓上大的精神與上海這座城市共同閃耀!”
為進一步配合上海全市疫情應急處置工作,在接到上海大學黨委指令后,黨委研究生工作部第一時間聯動醫學院和生命科學學院,1名青年教師與19名碩博研究生黨員骨干火速集結,成為上大最美逆行者,用專業知識和實際行動盡責守“滬”,彰顯上大青年的使命與擔當。3月18日中午,當“PCR檢測志愿者招募”的二維碼出現在醫學院和生命科學學院三級網絡組長群后,短短幾分鐘,來自細胞生物學、生物化工、藥學等專業的60余名碩博研究生第一時間掃碼入群,并即刻回復,“隨時待命!”“時刻準備著!”仍在醫院就診甚至校外科研的同學也迅速回應,在得知有一定參與難度后,主動請纓做好全體志愿者的后勤保障工作。
生命科學學院廖新化老師發揮專業所長,通過制作相關操作視頻、積極提供線上培訓方案的形式,幫助即將前往一線的師生進一步鞏固掌握PCR實驗技術。后勤保障部第一時間也將戰“疫”物資準備好,并手寫送上溫馨的希望和祝福?!懊鎸ξkU和使命,你們毫不猶豫沖鋒在前,向你們致敬!”“讓上大的精神與上海這座城市共同閃耀!”
致敬逆行者!
祝早日凱旋!
素材由相關高校提供
編輯:趙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