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原因影響,大部分地區的學生開始了居家上網課,這幾年來學生對于網課也是越來越熟悉,家長也聞風喪膽。
夏蟲不可語冰,家長不覺得老師帶學生上課是件難受的事情,親身體會過后,才有發言權,這滋味是真的不好受。
山東一名家長哭訴自己家孩子上網課的經歷,引起了眾多家長的共鳴。學習的孩子千篇一律,不學習的孩子各有各的偷懶技巧。
學生三天網課逼哭家長,啥都不會做毫不自律,家長哭求趕緊開學
山東的一位家長,在家里陪著學生上了三天的網課之后徹底崩潰了。哭的是淚流滿面,直呼學生很孝順,未來是一定不會去什么北京上海發展的,只能留在自己身邊。
家長覺得學生的成績,不足以支撐學生外出求學。網課的時候老師說把教材拿出來,翻到固定頁數,學生掏出教材,都找不到頁數。
上課的時候其他學生做筆記,學生在那扣橡皮,不讓扣橡皮就扣手,反正和學習有關的事情是不能干。
家長本來打算趁著午休的時間工作賺錢,結果被學生氣的渾身沒有力氣,只能躺著。教育現在是每個家庭的重任,看著學生這樣,又不能打罵,只能給自己準備好降壓藥了。
網友看著家長的樣子,感同身受的樣子瞬間就喚醒了。并聲稱自己是過來人,家長不要自責,學生不是回家之后才不聽話,他在學校也是這樣的。
這位家長說的其實沒錯,學生對學習沒有一個正確的態度,確實和在家還是在學校關系不大。不要在于學生自律性的培養。
對于學生自律性的培養,很多家長知道,并且有一些廣為流傳的方法。但其實很多方法都沒有實際意義,并且實施起來并不容易。
那些需要家長以身作則,要家長多陪伴等等都是老生常談,意義不大,還拴著家長脫不開身。其實還有更加科學的辦法,來提升學生的自律性,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提高學生自律性的幾種方式對比,高低立見
對于學生來講,最能分散注意力的事情,就是打游戲。對于學生打游戲,有家長覺得是學生空虛,多陪伴就好了。
對于全職媽媽來講還好,但是對于雙職工家庭,實施起來比較困難。家長可以嘗試規定游戲時間,周一周五不能玩。周末在完成所有作業的情況下,玩一個小時。嚴格遵守時間,養成習慣。
解決了游戲問題之后,會發現學生對于看書仍然興趣不大。以身作則是很多家長常做的,自己多看書,希望能感染學生有同樣的興趣。
家長這樣做也會有一定的效果,但前提是家長也要真心喜歡,不然是真的很辛苦。而且有些學生就算家長看書,他自己也是心不在焉的不喜歡。
學生讀書可以以互動的形式完成,先從十分鐘的短文開始,然后要求學生給自己進行講解。家長要注意,剛開始的時間一定要短,要簡單,循序漸進。
文中提到的家長,學生上網課經常走神,就是做事情不專心。通常情況下家長會覺得以后少打斷學生,就會讓學生培養自己的注意力。
這種方法其實并不實際,會發現學生只有在看視頻玩游戲的時候才專注。家長可以讓學生嘗試寫作業到后半夜,不要心疼,寫不完就一直寫,告訴老師第二天完不成可以隨便批評。
給學生規定具體做事時間,只需要完成了應該完成的事情,剩下的時間就是自己的。把時間還給學生之后,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總結:學生不愛學習,不是一天兩天能夠改變的,也不能放任不管。家長首先要想到是不是自己沒有用對方式方法。
學生第一次做學生,有很多東西需要學習,家長也是第一次做家長,同樣需要去豐富自己的能力。教育確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但是家長和學生的不斷進步,卻可以帶來滿滿的成就感。
如果現在學生已經大了,還是不喜歡學習,或者就是對學習不感興趣,其他的做什么都行。那也就不用為了這個氣壞了自己,也許學生就只是這一條路走不通而已,說不定其他方面很有天賦。
學生能夠出人頭地固然是好的,但是每個年級只有一個第一名。普通的學生更多,能夠接受自家學生的普通教育,也需要一份勇氣。
今日話題:你對這件事怎么看?
(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若侵權請聯系刪除)
關鍵詞: 以身作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