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教育部公布數據,新增的31個專業中,工學最多,涉及12個專業門類,有14個具體專業,體現了新工科鮮明的學科交叉融合的特性。藝術學涉及3個專業門類,有5個具體專業;農學涉及3個專業門類,有3個具體專業;經濟學、法學、管理學各涉及兩個專業門類,各有兩個具體專業;教育學、歷史學、理學各涉及1個專業門類,各有1個具體專業。
31個列入《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的新專業中大多以“智能”或“智慧”打頭,例如智慧能源工程、智能建造與智慧交通、智慧水利、智能地球探測、智能運輸工程、智慧海洋技術、智慧林業等等。
此外,國家去年啟動的“勞動教育”、正在大力發展的“氫能科學與工程”等新專業也入選。
2021年度新增備案本科專業1773個,新增備案專業數量最多的是人工智能專業,共95所高校新增了該專業,其中包括北京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西南大學等。其次是智能制造工程專業,有53所高校新增了該專業,包括河海大學、武漢大學、重慶大學等。
值得一提的是,人工智能連續三年成為新增備案最多的專業。
從普通高校新增備案本科專業數量分布情況來看,新增最多的是貴州大學和塔里木大學,新增備案本科專業數量達到18個;其次是燕山大學和云南財經大學,新增備案本科專業數量達到16個。
這次調整撤掉了804個專業點,其中有些學校一次撤銷十多個專業點。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是撤銷最多的專業,共有33所高校撤銷。其次是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共有31所高校撤銷。
撤銷的原因主要在于,入口方面,生源不足、質量不高;出口方面,就業質量不佳;此外,還有一些專業,例如公共管理,更適合在研究生層面設置。撤銷也體現出高校辦學質量導向,各院校不求大求全,而是集中力量辦好優勢專業。
面對新專業帶來的新變化,我們對廣大考生家庭有兩點風險提示:
提醒1:“新”與“不確定”相伴隨
國家新增專業前景光明,但沒有往年報考的數據作為參考,考生家庭應在結合興趣特長的基礎上,綜合考慮、理性選擇,避免盲目追“新”。
提醒2:大“熱”專業也可能面臨就業扎堆
人工智能是2022年高校最“熱”的本科專業,除了理工類院校及綜合性大學,近年來新增該專業的備案名單中,不乏一些師范、財經、農業類院校。所以報考該專業時,要多考慮高校的“家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