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綜合國力增強的一個重要表現就是具有了過硬的基礎建設能力,甚至在國際上還留下了“狂魔”、“狂人”的稱號,除了國字號的隊伍以外,還有很多民營建設企業也非常具有實力。
太平洋建設集團就是其中之一,掌門人嚴介和從一家沒有資質只能做分包商的小老板,用20多年的時間變成了基建領域數一數二的大集團。
01
提到嚴介和,可能很多人的印象都是狂傲,確實,他可是有著第一狂人之稱,而且他所做的一些事的確很符合狂人的本質,比如他在51歲的時候,就宣布激流勇退,將辛苦打拼創下的事業由25歲的兒子嚴昊接手,自己則專心搞起了教育。
嚴介和為何對教育事業情有獨鐘呢?原來在下海創業之前,他的本職工作就是一名教師,而且出身書香門第的他是十分熱愛這個工作的。
那么他又是如何走上經商之路的呢?答案可能出乎很多人意外之外,他并不是為了改善家庭生活而選擇下海的,而是因為他和自己的學生組建了家庭,還違反國家規定生了二胎。這是段怎樣的故事呢?
嚴介和是江蘇人,1960年出生,從小在父母的教育下,他一直以成為教師為目標,在從師范院校畢業后,他就在家鄉的一所中學做了代課老師。
說是老師,實際上那時的嚴介和才只有19歲,和學生們的年齡相差無幾。因為歲數差不多,加上他為人又很隨和,很快就和班上的學生們打成一片。
但后面發生的故事就有些偏離軌道了,他喜歡上了一位叫張云芹的女生,兩個人情投意合,但師生戀不管在現在還是當時,都有些讓社會公眾難以接受。不過在他們的堅持下,等到女方畢業后,他們終于邁入了婚姻的殿堂,也算將這段來之不易的感情修成了正果。
02
婚后,嚴介和離開了學校,在當地政府找了一份秘書的工作。他坦言,離開教師崗位,也是想換個環境,不想因為自己和妻子的事兒被人指指點點。
就在他換了工作的同一年,大女兒出生了,三個人的小家更熱鬧了。嚴介和很喜歡女兒,但在他心中更渴望能有一個兒子,不過當時的國家政策是禁止生育二胎的,對于他們這種公職人員來說,更是要嚴格遵守。
嚴介和對兒子的執念本來就是想想而已,但當他知道妻子竟然真的又懷孕時,心里開始動搖了,在和妻子商量了之后,嚴介和毅然辭職,離開了原本安逸的工作崗位,當起了“包工頭”。
現在看來,當初他的決定是非常正確的,如果不辭職的話,相信嚴介和的成績肯定會比現在差了很多。后來回憶當年這段故事時,嚴介和說是妻子在關鍵時刻做出了正確決定,是妻子的話點醒了自己,讓他有機會施展自己的才能,在建筑行業大展拳腳。
03
說到自己的兒子嚴昊,嚴介和更是覺得當初的決定是正確的,兒子從小就很聰明也很爭氣,雖然出身優渥,但為人低調,并不炫耀自己富二代的身份。
從大學時,就開始接觸父親的公司,他并不是一上來就進入集團領導層,而是先來到下屬公司的辦公室,一邊工作,一邊熟悉集團情況。
在他25歲時,父親將一家下屬公司交到他手里,通過他的獨立經營,成功地讓公司扭虧為盈,這也讓父親下定決心將集團交到他的手里。他沒有辜負期望,在他經營下的太平洋建設,連續8年入選世界500強,成為全球同行業的領先企業。
嚴介和在談到自己的人生時,很是感慨,不管是現在的事業,還是兒子嚴昊的出生,都是他生活的轉折點,好在他覺得自己做出了正確的選擇。
如今兒子完全能擔當重任了,他則能做些自己最喜歡的事情了,他希望能將自己剩余的時間都投入到教育領域,為中國的教育作出貢獻,就是自己如今最大的心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