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社會大環境在不斷變化,也讓畢業生的就業觀發生不小改變,再加上疫情的影響,如今有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更青睞鐵飯碗崗位,比如公務員,是不少大學生的擇業首選。
如今嚴峻的就業形勢,不僅給大學生帶來挑戰,也讓不少往屆生壓力倍增。從各大企業招聘條件來看,幾乎所有的崗位都有年齡限制,大部分崗位將35歲作為報名門檻,公務員亦是如此。
我國退休年齡有明確標準,通常女性55歲退休,男性60歲退休,不過企業單位招聘時,卻將年齡門檻設置為35歲,這讓年齡偏大的人壓力山大。如果大學生在畢業后三五年內,沒有找到穩定的工作,以后會更加尷尬,因此職場上這種35歲年齡限制,一直飽受爭議。
2022年公務員報考條件迎來變化,將有望打破年齡限制
眾所周知,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愈發嚴重,即便出臺多項鼓勵生育政策,大部分80、90后家長依然表示不考慮。主要原因有二:一方面養育一個孩子,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財力,尤其是教育支出,占據家庭收入的大部分,一個孩子尚可勉強支撐,多一個實在困難重重;
另一方面就是家長已經超過30歲,甚至40歲,如若面臨二次就業會非常困難,生活將沒有保障。這也是很多家長不考慮二胎、三胎的主要原因。
打破年齡限制很有必要,而公務員作為鐵飯碗崗位的代表,自然要起到帶頭作用,因此在兩會期間,就有人大代表提議,打破公務員35歲報名門檻,讓更多中年人有進入體制內工作的機會,如此一來,才可以從根源上打消人們的中年危機。
2022年公務員報考迎來新消息,或將實施報考新標準,不再將崗位設置為35歲以下報考,很多大齡考生聽后舉雙手支持。
大學生聽后卻有點發愁
自從人大代表提議打破公務員35歲以下報考標準后,畢業多年的往屆生欣喜不已。一旦公務員正式實施此標準,相信還有很多優質企業,也會放寬年齡門檻,這些畢業多好的高材生,可以憑借豐富的工作經驗,報考更好的企業單位。
不過另一邊的大學生卻有點愁,如今很多大學生都將鐵飯碗作為職業首選,由于競爭非常激烈,很多大學生從大二、大三階段開始,就準備公務員相關考試,希望能盡快上岸。
在公務員有年齡限制期間,競爭已經十分激烈,如若打破年齡門檻,將有更多的往屆生加入其中,無形中增加了大學生的報考難度,包括很多國企、事業等單位,都會給應屆生帶來不小的挑戰。
分析:對于鐵飯碗打破35歲年齡限制,目前還有待考證,畢竟會涉及到多方面問題,有關部門還需深入調查,并根據實際情況作出抉擇。
不過對于大學生而言,無論能否打破年齡限制,都不要有過大的心理波動,還需將更多精力投入到學業中,當自己能力足夠強時,就業并不是難題,更何況將來自己也有年齡大的時候,解除中年危機,自己也將成為受益者。
公務員雖好,但未必適合所有大學生
公務員的福利待遇毋庸置疑,基本工資雖然不高,卻有豐厚的年終獎,工作性質我十分穩定,屬于旱澇保收的崗位。可即便如此,大學生也不能跟風報考,因為并不是所有的大學生都適合考公。
公務員考試分為筆試和面試,筆試環節具有一定難度,行測和申論包含多個知識點,如果學生沒有較強的學習能力,以及不錯的寫作功底,幾乎沒有可能上岸。
在面試環節,更是對考生進行全方面考核,可能一個不經意間的動作,或者一句話,都可能決定最終的結果。那些社交能力、口才表達能力、隨機應變能力不太好的大學生,也不要報考,即便筆試成績很優秀,也可能在復試環節被淘汰。
體制內工作并不適合那些事業心強的大學生,很多基層崗位,可能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工作內容和工作性質都沒有任何改變,一些崗位可能會日復一日機械性的重復著相同的工作,有的學生工作一段時間后感覺無聊而辭職。
很多人將公務員看作是一勞永逸的鐵飯碗,其實鐵飯碗都是相對的,任何崗位沒有一定的工作能力,都不會干長久,如若大學生自身能力足夠強,到哪里都會有不錯的平臺。
(圖片來源于網絡,若有不妥,聯系速刪)
如果你對本文感興趣,歡迎點贊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