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教師待遇的呼聲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引發人民代表的高度關注。 這對于目前的教育能夠真正實現“雙減”的目標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任何事情都需要有激勵才能有動力,有動力才能達到預期的目標。 在目前全面開展課后延遲服務的時候,廣大教師的超長工作時間以及辛勤的付出被大家看在眼里記在心上。
他們建議:為了積極應對“雙減”后教師負擔大幅度增加的問題,提高教師待遇,增加教師編制,廣泛引進社會力量參與到學校的服務類活動中。
盡最大可能地減輕教師的額外負擔,讓他們把主要精力放在教育教學工作當中。 這些建議涉及到以下三類教師要特別給予關照,大力提高他們的工資待遇:
1、提高幼兒教師薪資待遇,解決非在編人員“五險一金”,穩定幼師隊伍。 大家都知道,幼兒園教師有在編和非在編人員之分。也就是教師與保育員。
教師一般都是在編人員,工資待遇與義務教育階段教師享受同等待遇,評聘職稱也是與中小學教師同樣的標準。
但是保育員大多數都是招聘的臨時工,這就是目前教育系統存在的臨聘人員了。 她們肩上的責任不輕,主要負責幼兒在校期間的生活及相關方面的工作,瑣碎且重要。
一般來說,對于這些人員的使用不宜頻繁更換,因為熟悉工作是需要時間的。 但是這一類人員待遇很低,而且變化大,一般來說幼兒園是不會給他們交“五險一金”的 。
如果國家能夠給予重視 出臺相應的政策,保證他們的“五險一金”足額繳納,無疑對于穩定人心,激發她們的工作積極性很有幫助。
2、建議提高鄉村學校音體美教師的待遇,吸引更多的專業人才投身農村教育。
其實,這一條建議應該更改為重視對音體美教師的職稱評審傾斜力度。 音體美教師無論是鄉村還是城市任教,他們的待遇與其他科任教師無差別,都是在編教師。
只是由于他們所擔任的課程重視程度稍微低一些,所有在評聘職稱方面處于劣勢,職稱與教師工資直接掛鉤,應該出臺一些傾斜政策,力促他們的職稱能夠政策晉升,這樣也是提高待遇的一條途徑。
三、建議提升職業學校教師待遇,提高辦學質量,吸引更多的生源。 職業學校近年來非議不斷,人們往往認為這類學校的學生都是混日子,等長大的孩子。 而有些學校也是破罐子破摔,對這些學生存在偏見,教學得過且過,質量湊湊合合,只要混夠三年把學生送出去就萬事大吉了。
“雙減”政策下,普職分流已經成為趨勢,祛除課外機構對學生的強行灌注以后,以尊重學生的本來天性為教學目標的中考,必將會有更多的學生涌入職業學校。
這些學生以后會成為社會建設的很大一部分群體,抓好職業教育刻不容緩。 因此這樣的建議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畢竟誰都希望能夠有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對于這一類教師是否可以出臺一些技能訓練補貼,增強他們的工作積極性也未嘗不可。
還有一些是針對教師參與課后延遲服務活動給予補貼的相關建議,在核定績效工資總量時,把教師參與課后延遲服務活動的補貼經費額度納入績效工資。
同時優化績效工資方案,確保課后服務經費用于參與教師及相關人員的補貼,并落實到位。
從以上幾點建議我們可以看出,人們已經普遍關注到教師在教育工作中的作用不可輕視,重視這項工作的主要做法就是保障教師待遇能夠穩定,并與當地其他在編人員一樣的工資水平。
好消息接連不斷,只是希望能夠真正得以落實,讓教師實實在在的感受到來自全社會的溫暖與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