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后,都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對于考得好的家庭來說,沉浸在喜悅之中,而對于考得不好的家庭來說,則非常沮喪,沮喪之余有的家長把矛頭指向了學校。
在一所學校的家長群里,有家長發布一則感謝信,耐人尋味:感謝雷式老師們的辛勤付出,尤其是班主任黃老師,我兒子中考654進來,高考482,是我兒子不努力不爭氣,沒有給雷式爭光,如果不在雷式,可能二本都上不了,感謝雷式給我兒子一個上二本的機會。
看這段回復,家長是”沒好氣“地感謝,孩子沒考好,家長心情不好,這個很正常,但是這種“感謝信”,卻讓人無法理解和接受,如果中考成績能代表高考成績,那么中考后直接上大學算了,沒有哪個老師不希望學生考不好,老師都是全身心付出,但是結果并不一定都能令人滿意,應該如何看待這個問題呢?
一、中考成績并不決定高考成績
學習是一個持續發展的過程,初中成績好,對于高中非常重要,所以,各個 高中都在爭搶優質生源,這是成為名校的必要條件,成績好的學生在一起,可以相互學習,相互激發出學習的動力和斗志,也可以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這都是相輔相成的,所以進入重點高中,大概率可以變好。
但是,高中有高中的特點,高中有高中的能力要求,并不是學生考上高中,就能考上大學,更不是中考能考600多分,高考就能考600多分,中考嚴格意義上來說,是九年義務教育的結業考試,題目并不難,在選拔方面的作用也不是非常明顯。
二、60%左右的高中生,無緣大學本科
能考上高中的學生,基本上都是初中成績成績優秀的學生,所以家長對于孩子的期待值都非常高,殊不知,在高中,還會“淘汰”一半多的學生,他們將無緣本科。根據2020年的統計數據,多數省份的本科錄取率在40%左右,這也就意味著60%的學生無緣本科,而如果想考上985大學、211大學,那只有全省前5%的學生才有機會。
所以,進入高中階段,多數家長都在不停地調整對孩子的期望值,到了高中才知道,考大學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簡單。
三、什么樣的學生會在高中掉隊?
那么,什么樣的學生會在高中掉隊呢?根據高中老師的總結,主要有下面三種類型:
1、不想學習的學生
高中階段,對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要求更高,所以那些不想學習的學生,首先會在高中掉隊。不想學習的學生,能考上高中嗎?
當然能!現在很多初中生,都是被家長、老師、輔導班逼著學習的,這些學生本來就不自覺,初中內容相對基礎,隨意逼著學是可以學好的。
但是,高中階段的內容,可不是逼著就能學好的,那些幻想著讓老師管得嚴些就能學得好的家長,應該實際一些,孩子沒有主動性,高中是不可能學好的。
2、不會學習的學生
死記硬背,機械刷題,這種類型的學生學習態度很好,令人感到,但是到了高中,依然會被“淘汰”,因為高中知識,深度和廣度都不是初中知識能比的,題目更加靈活、開放,并不是努力即能學好的,很多學生只聽課不思考,只做題不總結,處于“偽勤奮”狀態,這類學生很難適應高中的學習。
3、初中被過度壓榨的學生
現在初中的“內卷”非常嚴重,中考50%的錄取率,讓初中的競爭非常激烈,很多家長為了把孩子送到高中,都會把孩子送到一些作業多、抓得緊的初中,以私立學校更加明顯,這些學生在初中被過度壓榨,學習成績被人為拔高,學習動力和學習能力都沒有得到很好的鍛煉,在初中階段或者中考時成績還不錯,但是高中也容易掉隊。
所以,當孩子進入高中,并不是說“一只腳已經邁入大學”門檻,在高中階段,也完全可能掉隊,最后無緣本科,這里面有客觀原因,但是更多的主觀原因,沒有一個老師不想讓學生變好,但是誰也取代不了學生自身的努力和能力。
相信每一位家長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文章末尾為各位家長分享一本好書,都別錯過了!
拿世界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的話來說:
想要讓孩子學好數學,第一步就是要先弄清數學的基本概念;其次是它的基本概念的由來,這就需要父母在輔導孩子數學題的過程中,陪孩子多讀一些數學方面的書籍,玩一些數學游戲。
然而,攀登數學的高峰并非易事。世界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說:“我也認為數學很枯燥,但一看到劉薰宇的數學書,感到很驚訝。你還能像這樣學數學?”
楊振寧是繼牛頓和愛因斯坦之后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他能夠認可的數學老師劉薰宇是不會錯的。
劉薰宇又是誰?
劉薰宇與華羅庚、陳景潤等數學家相比,并不出名,因為他的精力主要在數學教學和中小學教材的編寫中。
劉薰宇一生寫過很多數學方面的書,最有名的便是這三本:
第一本是《馬先生講數學》,主要講如何用圖解法求解一些算術四則問題
第二本是《數學趣味》,主要講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數學問題,我們講萬物皆數學,通過萬物來學數學是最快的。
第三本是《數學的園地》,這一冊就有點難度了,里面講了函數、連續、誘導函數、微分、積分和總集等概念及它們的運算法的基本原理。雖然有點深,但講解的方法很妙,六年級的娃,還能看懂一部分的內容。
同時把這書拿給孩子看,平時孩子也補習數學,有時候覺得上補習班有點枯燥。可孩子看這本書,卻覺得很有意思,而且還能把他在補習班學到的東西運用過來。
一看就看了個把小時還不覺得累!家長:實在是難得的好書!
對于劉薰宇先生編著的這套經典數學科普圖書,家長們也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家長表示“這套叢書總體上有一種循循善誘,由淺入深的感覺,語言特別有說服力”
可以說,熟讀這套書,小學和初中的數學就不用擔心了。
這套經典數學叢書,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激發學生們蘊藏起來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欲望,讓學生們愛上學數學,許多家長表示《數學三書》是難得的好書,不可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