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以前一直都聽到父母們說到“教師”這個行業,是一門鐵飯碗,曾經的我們也對這個鐵飯碗有了憧憬,畢竟工資高,工作待遇好,最重要的是還有別人沒有的寒暑假。
但是現在,那些教師們并不覺得自己的生活有多么的好,因為現在的教師工作壓力大,就連自己的家庭和生活都常常沒辦法兼顧。
此外,作為教師,好不容易可以照顧家庭孩子了,但是挑刺的家長又“上線”了,常常將老師們的生活搞得不得安寧。
揚州教育局通知,教師不得無償給親戚子女補課,教師作用何在
在此之前,就有一個消息在網上曝出:
有家長提議在職教師不允許給自己的孩子補課,要將這項行為上升到法律的層面,如果一旦有老師觸碰,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當這個建議出來的時候,的確引發了不少網友的嘲諷,教師也是人,他們身為教師的同時,也是孩子的父母。
難道現在父母管教孩子都有錯了嗎?
但其實,從另一角度思考這個家長的做法,也是情有可原的,我們都知道,在此之前,就有一些在職的教師在學校公然給學生補課,以此來增加自己的收入,甚至有一些在職教師要求班里的同學都來報名自己設置的補習班。
而今年秋季正在執行的“雙減”政策,就是對在職教師的補課行為有了明令的禁止,但同樣在政策中,沒有明確的說到在職教師不能給自己的孩子補課輔導。
但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身邊親朋好友的子女是不是都可以讓這位教師無償的給自己的孩子補課?
而教師這個行業本身就涉及很好人情,如果教師拒絕了這些親朋好友的無償補課,那么是不是又損傷了他人的面子?那如果給他們的孩子補課了,是不是又缺失了教育的公平性?
而針對這個問題,揚州市的教育部門也做出了回應:在職教師除了在正常的授課范圍內可以上課以外,其他時間一律不得向任何人,在任何地點的任何時間進行有償補課,如果在職教師一旦被發現這種行為,將會受到嚴重的懲罰。
如果教師要進行無償補課的,那么就要向上級部門進行匯報登記,同時無償補課的人數不允許超過五個人,并且不能影響教師的正常工作,如果教師沒有報備的話,就稱為是有償補課。
揚州市教育部門的回復,難倒了當地不少老師,因為他們不知道該怎么判斷什么是補課了。
有些教師已經是為人父母了,如果按照揚州市教育部門的這個回復,那么自己也不能輔導自己家里的孩子,更何況想托付給自己照顧的親戚朋友的孩子呢?
最近江蘇省鹽城市教育部門就對“違規”補課的老師做出了懲罰。
在江蘇省鹽城市當地的一所學校里,某年級的老師們將班上成績較差的學生組織起來,做一次免費的輔導,并且是不收取任何的費用,對學生提問的,不懂的,老師們都耐心的答疑解惑。
但是正是因為這群師德如此高尚的老師,竟然因為沒有及時向教育部門報備這項補課行為,受到了處罰。
雖然他們是無償奉獻,但是他們依然被扣上了給學生私下“開小灶”而不報備的罪行。
像現在,雖然國家推行了“課后延時服務”,學生們的作業似乎也能在學校完成,但還有大部分學生依然需要回到家中完成作業的,畢竟不是每個學生都能把握住“課后延時服務”的這兩個小時。
那么回到家以后,學生不會的題目只能問家長,可是誰又敢保證每個家長都會學生手上的題目呢?那么就會有家長去問老師,這個時候的老師該不該回答家長的問題呢?回答了算不算違規?不回答是不是又沒有盡到教師的責任?或者有家長就會覺得老師不負責?
如果你在面對孩子的培養,不懂怎么做,對某個階段缺乏認知的話,那么我推薦這本學生中流行最廣的物理科普是《這就是物理》給各位家長。
現在選物理的孩子越來越少了,反過來說,中國將來最缺的人才,肯定就是搞物理的。人棄我取,當別人放棄物理,正是我們彎道超車的好機會,所以從小培養孩子的物理思維,就顯得特別重要了。
這本書作者是約瑟夫·米森是著名的兒童科普專家,善于把難懂的科學知識,轉化為有趣生動的漫畫。這套書不講公式,不講定理,就是用孩子特別喜歡的漫畫方式,大量運用形象比喻,讓孩子零距離接觸物理學,比如講物質三種狀態:
1、固體中的分子以一種重復的模式排列,就像士兵排著整齊的隊列一樣;
2、液體中的分子運動更隨意,就像一群自由行走的人;
3、氣體中的分子運動速度更快,就像溜冰場中穿梭不停的溜冰者。
怎么樣?是不是很形象,再配合上漫畫 ,孩子肯定愛看啊,而且一學就會。
該書采用“故事+漫畫”的形式,將抽象的物理知識和公式,用生動的故事和幽默的漫畫結合我們日常的生活場景,讓孩子在輕松愉快的閱讀中,不知不覺就掌握了物理知識。 比如最簡單的一個物理現象,下雨后,為何會出現彩虹?這個原理很多大人都了解,但是要想讓剛學會字的孩子明白,就不太容易了。
《這就是物理》內容包含了85%的初中物理知識點,經過中國工程院院士和中科院物理教授把關審核,確保了內容的嚴謹和科學性!現被清華附小列為“課外必讀書”,目前已經熱銷3千多萬冊,受歡迎程度可見有多火。
央視《第一時間》和中科院權威推薦,家有5~12歲的孩子,一定不要錯過這套神奇的漫畫書,還不到一頓飯錢,就能把頂級的幽默物理老師請回家,真是太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