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蔣雋
圖/學校提供
近日疫情反復,深圳中小學處于線上教學狀態,如何讓同學們高效學習?深圳高級中學啟動遠程智慧課堂時代,增強線上教學的互動性。
深圳高級中學(集團)是深圳市的首批“基于教學改革、融合信息技術的新型教與學模式”實驗校。
深圳高級中學集團副校長、東校區主管校長曹陽介紹,疫情之下學校快速反應,將原本用于線下智慧課堂建設的新設備升級優化,投入遠程智慧課堂的實踐探索。深圳高級中學東校區(簡稱“深高東”)與技術人員緊密合作,僅用兩天就完成了對相關功能的升級優化與測試工作,2月14日,深高東初中部遠程智慧課堂時代正式啟動。
據介紹,深高東對(遠程)智慧課堂的實踐探索,直指教學核心領域,通過推進五個方面的互動,探索信息時代的智慧教育。
遠程智慧課堂數據呈現學生學習情況
首先是提升教學組織效率的互動。智慧課堂可以實時掌握學生解題進度、速度、正確率和完成清單等參與課堂活動的情況。通過信息化追蹤和反饋學生的學習行為,誰在“躺平”,誰在“內卷”,教師都一目了然,從而實現課堂的動態組織管理。
二是促進教學優化策略的互動。遠程智慧課堂默默扮演了一位全能的助教和秘書,在支持師生立體化交流互動的過程中,記錄了學生的課堂活躍度、反應速度、正確率等豐富的信息,并通過數據分析迅速反饋教師教學行為的效果,幫助教師優化教學策略。
三是針對動態思維評價的互動。智慧課堂中,借助對學生解題步驟的筆跡回放,教師可以追溯學生的思維過程,找到表述或計算過程中的關鍵節點,或是靈光一閃的“神來之筆”;分屏對比學生筆跡,使兩種解題思路發生碰撞,帶來遠勝過公布“標準答案”的啟發。
四是基于作業數據分析的互動。智慧課堂的作業情境中,學生提交和教師批閱,實現了雙向“即刻到賬”。教師可調閱學生完成作業的耗時、正確率、吸收度及相關歷史數據,并借助系統自動跟蹤生成的錯本,實現因材施教和分層教學。
五是依據個性數據畫像的互動。智慧課堂利用長期積累的學生學習行為、成績、習慣等大數據,可以為每個學生創建獨立于教師主觀經驗判斷之外的“數據畫像”。據此,教師既可以在一個知識截面上評價學生,也可以作出“歷史”的判斷,從而在教學互動中“知己知彼,百教百靈”。(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張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