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國考研的報考人數457萬
較去年猛增了80萬人
而在2018年這一數字僅為238萬人
五年間考研人數增加了近一倍
報考人數劇增讓考研愈發“內卷”
不少考生在網上吐槽
沒有400分不要妄想報考某某熱門專業
放榜后
#女生考研420分排名專業第一哭半小時#
#女生考研成績比預估高20分喜極而泣#
沖上微博熱搜榜
與此同時
#女子考研失利跳河民警翻護欄急救#
也在微博也引發熱議
有人上岸,有人落榜,有人“二戰三戰”
他們為何愿意一戰再戰呢?
今天邀請了兩位“多戰”的學長
聽聽他們怎么說?
01.研究生學歷機會更多
贊贊,魔都某二本國際商務專業學生,三戰高分通過考研初試。
我個人認為,研究生學歷,還是要比本科生要好很多的,更多的機會,更多的待遇。
而且,我一直認為:在未來,很可能由于人數的過多,不停內卷,導致很多略好一些的工作,都會最低要求變成研究生。
正如今日:找工作,最低要求,是本科生,初高中生進工廠居多。
未來此刻:找工作,最低要求,是研究生,本科生下降一個檔次。
一年一百多萬研究生畢業,即使未來不擴招,十年時間再加上之前的研究生,那也得有兩千萬之巨。
你能想象這場景嗎?
我堅信在年輕時能獲得更好學歷的時候,還是考一下為好,所以我即使三戰也要上岸。
02.一生不接受一次高等教育,真是遺憾
橙斧,武漢某雙非一本學生,三戰失敗準備四戰。
大四那年10月份,我第一次準備研究生考試,純過去體驗一下,中南財大會計專業,沒怎么復習,分差的很遠。
一戰失敗后,也沒什么感覺。開始不斷面試找工作,錯過了校招只能走社會招聘,我一個月投了300份簡歷。
后來,我鬼使神差的突破層層競爭,通過了200比1的篩選,成為了一家上市公司的會計,從會計助理開始干起,能進去我自己都覺得很不可思議。
工作繁忙但是相當規律,公司班車的始發站就在家門口,每天七點一刻端著一碗熱干面上車,吃完昏昏沉沉地睡去,8點打卡上班,5點準時下班。中午在公司吃吃飯,睡睡午覺。
兩年后的一天,我和一個在讀武大研究生的好朋友(他今年申請本碩連讀五年,已經要開始讀博了)聊天時,對他的專業產生了興趣,同時也羨慕他現在的生活,他的未來不可控,有很多好的選擇在等著他。
于是,我離開了那家上市公司,開始了我的二戰。復習時我覺得我無所不能,每天洗澡都會算每門考多少分武大就會錄取我了。我可能是真的有點變態,現在想起那幾個月,真的是我出生以來,最開心的時光。
我撿起了被我丟掉好多年的書本,每天刷題、看書,非常的朝氣。那年我23歲,覺得自己學習能力真是出類拔萃,腦瓜子聰明絕頂。
考研二戰出成績那天,我分數比去年線高,打聽了一下排名,復試不墊底,基本上就能錄取。
接下來的一個月,我安心等待過年,安心等待復試通知的到來,沒事就去武漢大學散散步,覺得武大真是越看越漂亮。直到復試出結果那天,我開開心心地下載了復試通知表,找了半天沒有我的名字。
仔細一看復試公告,英語單科分數線比往年上漲了,65分,而我英語只有60。
歡喜到狂悲,只用了幾分鐘的時間。
后來我開始了三戰,三戰結果出來之后,雖然分數比去年高一些,但排名并不理想。所以現在我又開始了四戰。
漫長的考研讓我漸漸模糊了考研的目的,從一開始的閑不下來就考考研吧,到第二次考研對專業未來發展趨勢的認同,到現在考不上就對不起之前幾年付出的遺憾......
也許等我考上的時候才認識到考研真正的意義吧。
萬一萬一萬一,考研一戰失敗,你會選擇二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