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開學季啦
也到了被各高校的
神仙課程刷屏的時候
在四川我聽說過了
煮米飯課、爬樹課
這次第一次聽說
有個學校的課堂上用烙鐵畫畫的
該校的學生還用這種畫獲得了
四川省第八屆大學生藝術展演的一等獎
開設這門課程的就是
四川文化傳媒職業學院
學院自1998年成立
至今已有23年辦學歷史
是一所主校區座落于
具有22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崇州市
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院校
“烙畫”就是學校
依托文化產業、融入文化產業
服務文化產業,主動對接四川
“文化強省”和成都“世界文化名城”戰略
延伸出的特色傳統文化課程
原來是這樣的“烙畫”
那烙畫究竟是什么呢
川川帶你來一探究竟
烙畫,顧名思義,用火燒熱烙鐵在木板、宣紙、葫蘆等物體上熨出烙痕作畫的一種古老藝術形式。畫面上自然產生不平的肌理變化,具有一定的浮雕效果,色彩呈深、淺褐色乃至黑色。古代烙畫采用一種特制的鐵筆,在扇骨、梳篦(bi)、木制家具以及紙絹等材料上烙制而成工藝畫。現代烙畫通過電板加熱,自行調節溫度,大膽采用宣紙、絲絹等材質,豐富了烙畫這種藝術形式。
2016年10月,為了激發同學們的學習興趣、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和藝術氛圍,藝術設計系主任彭代明教授自己出資購買設備和繪畫材料,帶著幾個學生憑著滿腔熱情,建起了“烙畫與工藝制作工作坊”,踏上了他們的藝術尋夢之旅。盡管面臨設施設備不完善、資金、人力、物力相對匱乏等問題,但師生們仍舊熱情高漲,工作坊不斷地成熟完善。
這樣的好老師、這樣好學風,得益于學院始終堅持以“辦學以學生為中心、以就業為導向,教學以教師為中心、以質量為導向,管理以師生為中心、以服務為導向,宣傳以育人為中心、以亮點為導向”和“學生關愛滿意、課堂教學滿意、教風學風滿意、后勤保障滿意、就業服務滿意”的“四中心、五滿意”辦學理念。
“烙畫工坊”僅僅是一個縮影,學校堅持以“服務區域經濟文化發展”為根本、以“文化服務和文化教育”為主體、以“媒體藝術與媒體技術”為支撐的“122”專業建設思路。著力構建廣播影視、文化教育、藝術設計、表演藝術、航空服務五大特色專業群,重點打造影視多媒體技術、攝影攝像技術、學前教育、動漫設計、廣告設計與制作、公共文化服務與管理、無人機應用技術七個核心專業。學校現有一校兩地三校區,3個二級學院,6個教學系部、38個專業,近70個專業方向,目前在校人數達16000余人。
原來是這樣的“文傳”
你以為文傳學院只有烙畫獲獎
那你可小瞧學生們的能力了
2020四川高校數智化人才邀請賽特等獎
第三屆“挑戰杯彩虹人生”
全國職業學校創新創效創業大賽特等獎
2021第十屆全國運動舞蹈大賽一等獎
2022年中國·四川第六屆國際標準舞
精英公開賽一等獎
...
一個又一個獎項
是四川文化傳媒職業學院
育人模式的體現
學校培養在文化產業生產、服務、經營和管理一線需要的上手快、留得住、干得好、后勁足,具有良好的職業精神的文化傳媒技術技能型人才。學院通過學生參加校內外各類學科競賽、創新創業大賽、文體比賽作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抓手,形成了“校賽、省賽、國賽”有效銜接的三級競賽體系,搭建了學生成長與展示的平臺。近三年,四川文化傳媒職業學院學生在省級以上各類競賽中獲獎334項,其中,國家級38項,省市級296項。
育人模式成功與否的評判標準,最終還是要落在就業上。學院在成渝雙城經濟圈、北京、上海、廣東、深圳中心城區等設有實習實訓基地146個。1100家企業及多家世界五百強企業均有定向培養或招聘計劃。
在教育廳公布的高校應屆畢業生就業率統計中四川文化傳媒職業學院近三年就業率達98%以上,其中學前教育、藝術教育、無人機專業達到100%就業,所有專業畢業生100%推薦就業。
這樣的文傳
川川愛了愛了
你呢?
編輯|熙妹校對|木堯責編|阿黃審核|關關
來源|四川文化傳媒職業學院
往
期
閱
讀
關鍵詞: 四川文化傳媒職業學院 文化產業 藝術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