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課堂無論在技術上,還是方法上都存在不少問題,以致于網課效率不高是普遍存在的問題。同樣的方法在校課堂可能效果較好,網絡課堂就可能效果不理想。所以說,網絡課堂需要不斷進行探索,走出一條跟在學校課堂相融合但又不一樣的模式。
無論在學校課堂還是網絡課堂,都是教學,二者在本質、目標上是一致的,不一樣的地方是方式和方法問題。網絡課堂有自身存在的特殊條件,硬套在校課堂模式肯定不匹配,二者的差別性還是很大的,或者是根本的。
網絡課堂上,師生在空間上是分開的。雖然有很多方式可以加強師生活動,但是在學校課堂大部分功能實現不了。現在虛擬影像技術還沒有推廣,網課也實現不了把師生放到一個教室,面對面進行交流和活動。如果用在校課堂的方式方法組織網絡課堂,受各種條件的限制,是很難達到如期效果。
網絡課堂相比在學校課堂,有自己獨特的優勢,其中一個最大優勢是教學資源豐富。以前網上資源大多收費,從雙減開始,教育部建立了國家級資源庫,多數資源都是免費的”,
教育部建立的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共包括專題教育、課程教學資源、課后服務、教師研修、家庭教育、教改實踐經驗等6類資源,平臺現有資源達到21334條。平臺現有資源達到21334條,其中新上線10335條,比原來增加接近一倍,另外還外部鏈接了60個專業網站共享有關資源,資源總量得到大幅增長。
這個平臺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占有很大優勢,對教師教學和學習有很大幫助。網課老師完全可以“借雞生蛋”。
為什么要“借雞”呢?
就拿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上的資源來說,一定不是隨隨便便放上一節網課。首先,上課教師基本功過硬,其次,每節課肯定是一個團隊進行打磨很長時間。也就是說,平臺上的每節課都能達到國家級優質課的標準。這標準是普通學校老師很難達到的。既然有人上課質量比自己好上很多,那就沒理由不利用。
雖然自己給自己學生上課,學情、個性、親和度等都是不可替代的,但是這絲毫不影響“借雞”行為,完全可以把二者有機結合起來,除非,自己上課比網課還優秀。
如何“生蛋”?
1.預習指導
老師先觀看優秀網課,形成對學生的預習指導。向學生說明白這節課學習的重點是什么,學習的目標是什么,需要在課堂上注意什么問題,如何做課堂筆記等。如果有陌生的教學背景,指導學生進行資料查閱和了解。
2.監控課堂
在學生網課進行時,教師的主要任務是進行課堂觀察,查看學生聽課和筆記情況。在家網課學生容易產生松懈心理,注意力容易分散。老師發現問題以后,及時聯系家長進行督促。
3.課后檢查
一是檢查學生聽講情況,看看學生的學習效果如何。老師可以采用問題的形式,對目標學生進行線上提問。二是查看學生的課堂筆記。三是進行課堂檢測和練習。
老師的工作包括備課、上課、監督檢查、輔導、批改、講評。在學校時,這些工作一個人承擔很方便。網課可以適當分開,備課、上課由優秀教師網課代替,老師加強其它幾個方面。
“借雞生蛋”的方法減輕了老師備課上課的工作量,加大了引導、監督、檢查的力度,有利于提升網課效果。感興趣的老師可以試試!
【歡迎關注安子侃教育(安子K教育、安子看教育)!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