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晚,《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播出。
有這樣一位來自湖南郴州的90后清華女博士,她的名字叫江夢秋,她不得不與命運抗爭的勵志故事感動了無數人......
江夢南《感動中國》頒獎辭
你覺得,你和我們一樣
我們覺得,是的,但你又那么不同尋常
從無聲里突圍,你心中有嘹亮的號角
新時代里,你有更堅定的方向
先飛的鳥,一定想飛得更遠
遲開的你,也鮮花般怒放
今年30歲的江夢南,出生于郴州宜章縣莽山瑤族鄉,父母都是莽山民族學校的老師。
半歲時,江夢南因耳毒性藥物失聰,從此生活在無聲的環境中。為了讓女兒更好地融入社會,江夢南的父母毅然放棄教女兒學習手語,而是讓女兒學習發音和唇語。
開始學說話的時候,小夢南靠著她對著鏡子學口型、反復撫摸爸媽的喉嚨,來感受聲帶的震動并練習發聲,每個音節父母都要不停地重復,最終學會了唇語。
“
“如果有音節只要重復上1000次我就能學會,那已經是非常快的速度了。”
盡管如此,聰明、好強的江夢南憑借不服輸的勁頭,在小學四年級之后,自學完五年級的課程,直接跳級升入六年級。
小學畢業后,江夢南又以全市第二名的成績考入郴州市六中。
2011年高考,她以 615分的成績考入吉林大學。
最初,她本想選擇臨床醫學專業,但臨床醫學需要戴口罩,她因為聽力原因無法交流,只能轉而選擇藥學。后來又在吉林大學攻讀了碩士研究生。
大學期間又因為無法完成聽力,只能舍棄四六級中占比35%的聽力部分,卻依然順利通過考試。
“心有目標腳踏實地,不必患得患失。”
2018年,她考入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主攻腫瘤免疫和機器學習。開啟了博士研究生的學習與生活。
“我特別擔心別人因為我聽不見,就降低對我的要求。哪怕我只取得了一點點成就,但是就因為我聽不見,就放大我的那點小成就,給我很大的榮譽和褒獎。”江夢南說,“我只希望大家把我當成一個健全人看待,對我提一樣的要求。”
26歲時,江夢南裝上了人工耳蝸,這是她人生第一次真切地聽到了這個世界。
“我從小的目標就是能夠成為一名救死扶傷的醫生,希望能夠為其他人祛除病痛。”在3月3日晚播放的頒獎典禮上,江夢南講起了自己的心愿:“不管是健全人還是殘障人士,大家都能平等的生活。”
如今,她在清華大學攻讀生物信息學博士學位,她的目標是解決生命健康的難題,與孩時的夢想仍然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