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的教育問題牽動著無數個家庭,也關乎著國家的發展。升學是教育中最受關注的環節,考試成績關乎著學生未來的前途。
升學壓力與日俱增,名校的門檻也不是那么容易,想要魚躍龍門對于普通學生來說,是要付出無數汗水和淚水才有可能觸碰得到的結果。
但不是所有學生都能考上理想的學校,剩下的學生想要繼續受教育,就只能選擇職高。
上職高就沒未來?北大教授的一番話很實在
就職高學生的未來,是無數個學生家長之間的熱門話題。通常家長和學校對學生的宣傳都是,考不上其他學校就沒有未來了,上職高的學生就代表被淘汰下來,這讓考生和家長都十分緊張和焦慮。
對于職高生的未來,北大國發院的院長姚洋教授認為:考上職高的學生就是沒出息,并認為當前社會就是如此。
聽到這句話,家長們都不淡定了,難道自己的孩子上了職高就沒有和其他上了其他學校的那些人競爭力了嗎?
對于姚教授的這番話,網友們認為很現實。現在的升學壓力本就很大,現在學歷優先的就業環境下,學生們想要未來能夠有一份不錯的工作,就只能在上學時考到更高的學歷。
中考5:5 的升學率,對學生來說是否不公平?
升學新政策的推行,讓很多考生面臨更為嚴峻的考驗,50%的升學率也代表著一半的淘汰率。不過這種淘汰的方式對學生來說是否公平?
考生家長本就擔心自己的孩子會考上被大眾視為沒有未來的職高,更為激烈的升學競爭這讓家長們更加擔心。
升學環境的嚴峻,并不是對于考不上本來學校的學生一種否認,而是對學生群體的一種更為合理的劃分。
學生之間本就有很大的差異,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更適合常規的書本教育;如果是動手能力強,學生可以選擇更適合自己的技術類型專業,職高學校就是不錯的選擇。
家長們其實心里都明白,職校生的前途在哪?
其實家長心里也都明白,高考好學校,有高學歷就能有好工作。可職校生卻無法上大學,更談不上什么光明的未來了。
這種想法其實就一種學歷歧視,學歷不能代表所有,更多的還是要看學生自己的努力。考上職高的學生也能用自己的方式,在畢業后找到適合自己的好工作。
就業專業對口:職高生選對在學校的專業,通過三年的努力,掌握扎實的技術能力,畢業通過自己的手藝也能找到不錯的工作。特別現在技術性人才十分稀缺,就讀職高的技術型人才更是受到現在熱門專業的歡迎,在就業競爭激烈的當下更是掌握優勢。
工作方向較多:職高學生因為有“一技之長”,可以選擇的工作比較自由。由于技術能力強,找工作時,只要專業對口,工作方向并不局限。可以選擇在各類企業求職就業,工作性質適合就是適合自己。現在還有很多職高學生可以選擇在當前熱門行業就業,順應經濟環境發展趨勢學習和求職也能擁有充足的工作機會。
競爭優勢較強:當前行業急需技術水平高,工作能力強的技術型人才。職高學生在這點就要比其他學生占有優勢,工作能力強才是企業最為看重的一點。職高學校對于人才的培養,在專業課上的設置上,主要是對接各對應行業的發展趨勢,實際企業需要的人才就是職高學校主要的培養方向。這種有針對性的培養方式,這也讓職高學生有更強的競爭優勢。
通過后天努力,職高學生也能有“鐵飯碗”
即便是職高學生,通過后天的努力,學生也能用自己的能力爭取到“鐵飯碗”的工作。現在國家公務員的考試和國企的招聘條件,在學歷上并沒有嚴格的要求。
職高學生也能報名這類考試,只要通過自己后期的努力,就有機會爭取到“鐵飯碗”,享受穩定的工作,優渥的工作待遇。
這對于很多其他學生來說更是十分艱難,但是如果在技術上有特長,能夠擁有長期穩定的工作更是有優勢。
個人觀點:考上理想的學校值得稱贊,考上職高也是有很多機會發展。天生我材必有用,每個學生都有無限的機會和可能。職高生也能通過后期的努力爭取到理想的工作崗位,在學歷上不占優勢,就要在其他的地方搶占優勢。
今日話題:對于北大教授對職高學生的言論,你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