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11日訊 公平與質量是促進教育發展的兩個關鍵詞。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堅持把教育這個關乎千家萬戶和中華民族未來的大事辦好。這一部署,讓全國人大代表、臨沂北城小學校長張淑琴備受鼓舞。一起來聽聽她怎么說。
大家好,我是張淑琴,針對不同教育階段、不同群體的現實關切,報告都進行了回應:保障適齡兒童就近入學。繼續做好義務教育階段減負工作。多渠道增加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高校招生繼續加大對中西部和農村地區傾斜力度。國家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部署,作為基層教師代表,我倍感振奮,也讓我對即將開展的工作有了更加明確的方向。
近年來,山東教育改革力度比較大,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我能夠深刻感受到優質教育資源擴增和“雙減”政策落地,正在讓各類教育都有新體驗。2021年,我們學校在推進強課提質工程的同時,對延時服務進行了創新。不到半年時間,孩子們都有了很大收獲。
在臨沂北城小學,學生闞浩軒告訴記者:“學校開展這些課程都非常好,每一個同學都可以選擇又感興趣又想去做的社團來學習,每次在社團活動中都很充實很有趣。 ”
臨沂北城小學政務副主任萬倩表示:“減負不減質,我們學校一直非常重視課程的設計,在國家基礎課程的基礎上,將課后服務時間段的活動,也納入到課程體系,開設了多種形式的課程,避免了單一的課業輔導,孩子們也在這樣的課程中提升了多元素養。”
閃電新聞記者 李春曉 臨沂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