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風箏
畫風箏
放風箏
本網訊 “看!我的風箏飛起來了。”3月10日下午,長沙縣黃興鎮中心小學田徑場上五彩繽紛,熱鬧非凡。一場以“快樂‘雙減’,放飛夢想”為主題的知風箏,畫風箏,放風箏活動拉開了序幕。
知風箏
風箏的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誰發明的風箏,最初的風箏是起什么作用的;風箏是如何飛上天的,其中有什么科學原理;怎樣制作一個風箏。本次活動發起人美術組的文煉老師一連串問題帶領孩子們走進風箏世界,普及風箏常識,了解民俗文化,探尋科學知識。在接下來的風箏文化知識搶答環節中,獲得答題獎勵的同學一個個眉開眼笑,喜不自勝。
畫風箏
展開想象,創意無限,小小的風箏,大大的夢想。主持人一聲哨響,孩子們席地而坐,幾人一組分工合作描繪風箏,美術老師王福中手把手現場指導,一只只風箏畫筆繪就,連成了一幅幅美麗的畫卷,冰墩墩、雪容融、雄鷹、七彩虹、恐龍……在風箏上栩栩如生。孩子們把歡聲、笑語,和對未來的希望都畫進了小小的風箏里,并滿懷期待,和小伙伴一起,來一次真正的較量。
放風箏
最為激動人心的時刻莫過于放飛風箏了,孩子們早已蠢蠢欲動。體育老師熊凱倫進行穿線、助跑、放飛的技術指導后,比賽開始了。操場上,孩子們手握線圈,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你追我趕,好不熱鬧。天空中,小動物、花蝴蝶……競相追逐,飛向藍天,化成點點影子,觀眾們拍手叫好的聲音不絕于耳。一飛長空的驕傲,越挫越勇的堅韌,失而復得的欣喜,即使屢戰屢敗,也絕不放棄,這是對小選手們技術、耐力、恒心以及團結協作能力的一次考驗。
紙鳶飛舞,“育”見未來,給學生一片天空,讓他們放飛夢想。風箏節活動的成功舉辦,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張揚個性的舞臺,激發了學生對民俗文化、科學知識的熱愛,培養了學生動手、動腦、創造、審美、合作等能力,為黃興鎮中心小學學科融合,落實“雙減”,推進“五育”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通訊員 潘偉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