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光盤行動”,餐廳、食堂怎么做才既有效又合理?最近,上海大學食堂試點推出的“小鳥胃專屬餐”沖上話題熱搜榜,這種小份菜受到學生普遍歡迎。
上海大學后保處處長梁亮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學校從去年就開始推動“源頭節約”。當時,在上海推進垃圾分類的社會氛圍中,學校調研發現食堂餐廚垃圾量較大,于是在學生中開展調研,并組織學生座談。不少學生反映,食堂菜品只有一種分量標準,胃口小的同學吃不完只能倒掉,也有人反映部分菜品不合口味。
梁亮介紹,上海大學去年下半年在益新食堂試點推出“小份菜”。考慮到食堂經營成本壓力,經過測算后其定價比整份菜一半稍高,學生也普遍接受。“胃口小的不浪費,胃口大的可以多吃一兩個菜,價格也不貴”。日前新學期開始后,上海大學將“小份菜”的做法推廣到全校20個食堂進行試點,同時推出了首次定量供應米飯2兩左右、后續自助免費添加的做法。“小份菜”在部分菜品中試點,各食堂菜品種類、數量不同,將來還會逐步全面鋪開。
“小鳥胃專屬餐”的做法推廣以來,受到同學們好評。有人評論“提倡這種人性化、合理化的就餐”,“半份餐好實用,既可以避免浪費,也是食量小的人的福音。真的希望推廣,不只是學校”。
梁亮還介紹說,9月3日,上海大學后保部飲服中心聯合校學生會開展了“爭做節約光盤族,引領上大新風尚”主題活動,設置了“我要光盤,拒絕‘剩宴’”留言墻互動、“光盤行動——糧食知識知多少”現場問答等趣味環節,旨在引導師生通過活動體會“光盤”“節糧”的深刻意義,從每一餐做起,養成拒絕浪費的好習慣。(記者魏其濛)
關鍵詞: 小鳥胃專屬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