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最近幾天,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山大學等多所高校都在進行“強基計劃”的首次校考。今年1月,《教育部關于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印發,決定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也就是“強基計劃”。首批試點實施“強基計劃”的高校有36所。
上周,多所高校已經陸續公布了“強基計劃”的校考入圍分數線。作為第一年啟動的“強基計劃”,考生們報考情況如何?高考之后再校考,哪些類型的考生有可能通過“強基計劃”進入名校?
8月1日,中山大學進行了2020年“強基計劃”最后一天的校考,考生來自北京、河北、安徽等多個地方。河北一考生家長告訴記者:“我兒子的原話是,‘難得國家的需要和我個人的愛好相吻合,就是說,如果有人上,為什么不能是我?’小男孩說出這個來,我也挺自豪的。”
與往年的自主招生不同,“強基計劃”主要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突出基礎學科的支撐引領作用,重點在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生態學、漢語言文學、歷史學、哲學等相關專業招生。根據介紹,中山大學的首次校考就跳開了高中的課本知識,著重考驗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參加校考的考生介紹:“我報的是基礎醫學,問的題好多都是物理學、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它比高考更注重臨場發揮、表達能力之類的。”
根據安排,8月1日,山東大學也進行了“強基計劃”校考。根據山東大學本科生院院長、本科招生辦公室主任劉傳勇透露,山東考生報考山東大學“強基計劃”十分踴躍,有4000多人報考,但入圍分數線為654分,超出今年普通類特殊類型控制線122分。
從各高校發布的“強基計劃”招生簡章來看,高考成績是入圍“強基計劃”的門檻條件。除了山東大學,北京大學北京考生的入圍高考分數線為666分。北京考生入圍清華大學的高考分數線為671分。同時各高校都明確,一個考生只能填報一所高校。劉傳勇介紹:“它是最早的一批,定下來以后,其他的志愿你可能已經報了,但也作廢了。”
各高校在“強基計劃”招生簡章的報名條件中,大多明確兩類考生可以申請報名“強基計劃”。第一類,高考成績優異的考生。第二類,相關學科領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現的考生。對于第二類考生,各高校普遍規定,高中階段獲得全國中學生奧林匹克競賽(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信息學)全國決賽等賽事二等獎及以上獎項的考生,高考成績在達到生源所在省份本科第一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的基礎上,可破格入圍校考。清華大學招生辦主任余瀟瀟介紹:“對于競賽生來講,如果滿足破格條件,其高考成績要達到一本線以上。但是在錄取階段,競賽學生也需要進行綜合成績的折算,形成一個綜合分之后由高到低排序錄取。”
目前,部分開展“強基計劃”的高校校考還在進行中,針對社會上有人借“強基計劃”的噱頭開展的各類培訓,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高校招辦網站聲明,稱學校從不舉辦,也不會與任何個人公司或機構合作舉辦營利性招生培訓,請廣大考生家長不要輕信各類虛假宣傳。
復旦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員陸一表示,“強基計劃”將以高考成績、綜合素質高效測評等多重評價體系選拔有志于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目的就是要打破通過短期突擊培訓而營造的“學霸”假象。(記者 李欣)
關鍵詞: 高考自主招生強基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