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上高中的時候都聽過老師說過這樣的話:“你們現在好好學習,等你們考上大學就輕松了”。不要問我怎么知道的,同一個世界,同一種老師。
在很多同學考上大學之后會發現,平時過得很瀟灑,很清閑,但是一到期末考試的時候,就會出現很多“名言”,比如說:“高考考得好,年年期末像高考”,還有“大學里有一棵樹上掛死了很多人,那就是高數”。當然大學的數學課程可不只有微積分,還有線性代數等等。
這個還真不是夸張,我的室友就是掛在高數上的一員,從大一開始到大四只有一次概率論與數理統計這一門是沒有掛科的,其實我也是很佩服她的,好在最后她補考都過了,也順利畢業。
雖然聽著都挺有趣,不過這也都是多數同學針對期末才會這么抱怨,但是實際上我們都知道,只要期末好好背題,其實很難會掛科的,我當時考上大學之后也是相當放縱自己,結果到了期末就是瘋狂地背題,不過好在我期末夠努力,所以一直到畢業還算是比較順利的。
現在回想一下,感覺我在大學確實過得比較像混日子,我也相信很多同學都是這樣,但是,教育部前一段時間已經發了通知,不讓混日子的這種情況在大學里發生了,這也說明大學生的“好日子”真的到頭了,不能讓大學生一上大學就開始頹廢,不能讓那些每天除了上課就是在寢室網吧打游戲的同學輕易的畢業,當然還有那些連課都不去上的同學,不能讓不好好學習的大學生順利畢業,也是相當于實施了之前教育部會議提過的讓大學增負,中小學減負。
其實出現這種情況也是有原因的:
一.學術造假主要就是針對大學生的畢業論文,學生寫論文也是讓他們對于自己整個大學的知識進行一次整合運用,但是現在有多少學生的論文是自己寫出來的呢?
不僅僅是這樣,還有很多是找別人寫的,在畢業答辯的時候,都不知道自己的論文里寫了什么,以至于出現老師提問問題,學生一問三不知的情況。
當然關于學術造假還有一位明星也攤上了,本來是一個學霸光環的人設,結果在直播的時候卻連知網都不知道,可見關于學術造假的事情是很容易出現的。
二.課程問題都說大學是接受高等教育的地方,當然學習的知識也應該是更有深度的,但是很多學校的大學課程卻非常沒有營養,我上大學的時候就見過一個老師,按照書上的文字念,念了一節課,那如果是這樣,我完全可以自己自學,也沒有必要來上課了。
所以說,在國家下發的文件中也強調了,杜絕“水課”,要求各高校梳理課程的內容。
三.補考問題補考這個問題其實可以理解,為了給那些掛科的同學一個機會,不僅是補考的問題,我們學校在每年畢業前還有一次大補考,這種大補考就是給那些連補考也沒有考過的同學準備的,而且大補考的試卷是很簡單的,站在學生的角度來說,肯定是好事,因為這樣就很容易畢業了。
但是從另一個方面來說,無疑就是讓大學生多了一個不用好好學習的借口,反正最后都能通過考試。針對這個問題,教育部也是下發了通知,禁止高校再實行這種大補考。
很顯然,一旦這個決定開始實行,那么很多大學生就就不得不學習了,因為他們自己知道,不學習畢業的幾率就變小了。
面對這種情況,有很多同學選擇了出國深造,覺得留學可能更容易一些,不僅可以去國外生活一段時間,而且還能逃脫國內的大學改革,其實無論選擇哪一種,我們的目的就只有學習,不是說出國之后就輕松了,我反而覺得一旦出國留學,應該更加努力的學習,否則對于時間和金錢方面都是一種浪費,我們不能因為逃避學習,而選擇留學。
如果決定去留學,我希望你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而不是單純的因為逃避,相反地,如果在國內上大學,也要盡自己的努力去學習,雖然教育改革,但是如果你真的有學習,想畢業肯定也不是什么難事,這個通知更多的是針對不好好學習的同學的。
關鍵詞: 今年大學畢業生畢不了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