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要啃老?畢業即失業?要成為無業游民?
福建師范大學的林惠珊又在胡思亂想,凌晨兩點,她翻來覆去睡不著。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林惠珊無法正常返校,找工作的事情更讓她感到頭大。
“學校群里發布的‘千校萬崗’活動招聘信息救了我。”林惠珊興奮地說,現在她每天在學校的公眾號上搜索招聘信息、投遞簡歷。
疫情發生后,為了幫助青年尤其是高校畢業生在疫情防控特殊時期順利就業,服務黨和國家穩就業工作大局,團中央于今年2月啟動了共青團“千校萬崗”線上就業服務季活動。各級團組織緊盯青年迫切需求,主動作為、精準發力,為畢業生提供線上就業資訊、搭建線上求職渠道、提振就業信心。截至目前,通過示范帶動、指導推動和扁平化發動,全團已舉辦“千校萬崗”線上招聘活動361場,20.4萬個企業累計提供崗位647萬個,參與學生超過403.8萬人次,幫助至少8.6萬名大學生實現就業。
整合團內外資源募集優質崗位
“我很享受現在的工作狀態。”即將畢業的雷飛揚已通過“千校萬崗”線上招聘找到了滿意的工作。
晚上9點半,重慶市龍湖時代天街的西西弗書店傳來打烊的音樂。雷飛揚臉上沒有絲毫疲憊,哼著小曲整理著一天的財務收尾工作。“本來以為趕上疫情會找不到工作,結果幸運地趕上了‘千校萬崗’活動,招聘企業質量也很高。”雷飛揚心中充滿感激。
“這個活動挺好的,有針對性,比自己去各大網站查找信息節省了不少時間,這些企業都是學校核實過的,更可靠一些。”同樣收到國家電網錄取通知書的重慶大學學生唐娟說。
“團重慶市委、重慶市教委聯合團四川省委、四川省教育廳等部門共同啟動川渝‘雙城青才計劃’,全力支持大學生就業。3-5月,川渝兩地通過官微發布了大量招聘信息,爭取讓同學們都能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團重慶市委學校部部長潘毅告訴記者。
為切實當好企業與青年之間的“聯絡員”,共青團全力整合團內團外資源,動員協調央企、國企及頭部民營企業提供更多優質崗位。團中央聯合阿里巴巴、浪潮、碧桂園、中國國際技術智力合作集團等知名企業為大學生募集優質崗位14.6萬個。各地團組織還充分利用各級青聯、青年企業家協會、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協會會員單位等共青團“朋友圈”資源,廣泛募集就業崗位,取得積極成效。
搭建信息化平臺 打造“云”服務陣地
前不久,吉林市白城師范學院歷史學專業大四畢業生胡俊慧,收到了唐山市曹妃甸區中恒高級中學有限公司高中部歷史教師的職位通知。“我通過校團委老師發送的鏈接關注了學校的云就業平臺,參加了視頻雙選會和線上面試。”胡俊慧說。
團吉林省委響應全團部署,全面啟動“千校萬崗”線上就業服務季工作,專門開發了線上就業服務平臺,打造招聘求職一站式、人崗對接便捷化、就業指導全程在線的高效模式。
為適應疫情防控形勢,共青團將就業服務從線下搬到線上,強化服務青年就業的信息化建設工作。團中央上線“團團微就業”官方就業服務平臺,實現解讀就業政策、上線指導課、發布崗位信息、鏈接各省級團委信息平臺等綜合服務功能。遼寧、浙江、江西、廣東、甘肅等12個省級團委自主開發小程序、App、網頁等服務青年就業平臺,擴大服務青年覆蓋范圍。同時,各級團組織充分依托智聯招聘等第三方就業服務機構的社會化平臺,為青年提供就業服務。調查顯示,84.6%的學生接觸過各級團組織發布的崗位信息和就業服務,其中49.5%獲得過班級團支部提供的服務。
此外,為了提升畢業生的線上求職成功率,團屬新媒體矩陣推出了“千校萬崗”線上就業指導課,動員各地廣泛組織名校名企提供已有課程、錄制新課程,并在抖音、快手等新媒體平臺,圍繞形勢解讀、簡歷制作、面試技巧、職業規劃等開展就業指導課程直播與學生互動。目前,團中央已上線“抖音”就業指導直播課18場、錄制視頻課94期,累計瀏覽量2611萬人次。
內蒙古、遼寧、河南、寧夏等地團組織積極動員省內知名企業、知名高校,推出專門為大學生量身打造的青年就業線上指導課、公益直播課,幫助學生提升就業技能,樹立積極就業心態,受到畢業生廣泛歡迎。
為湖北畢業生送去“及時雨”
“我在網上報名參加了‘千校萬崗·就業有位來’湖北咸寧線上專場招聘會,簡歷發上去當天就獲得了3家公司視頻面試的機會。”目前,湖北大學生陳圓美正在與湖北省精華紡織有限公司商談具體意向。
為重點幫助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湖北省內高校和湖北籍畢業生順利就業,團中央青年發展部聯合第三方機構舉辦湖北專場線上招聘會,目前已在武漢、宜昌、孝感、十堰、咸寧舉辦5場,1.1萬余家企業帶來3萬余個就業崗位,招聘規模44.4萬人,累計5.8萬名畢業生在線參與,投遞簡歷18.8萬份。
團組織還協調阿里巴巴、浪潮集團等企業為湖北提供就業崗位1.4萬個;聯合70余家央企和近80家頭部民企,提供12萬余個崗位,開展“千校萬崗·央企云招聘”湖北專場網絡招聘會,優先面向湖北地區青年進行招錄。
此外,團中央協調建立了長三角、珠三角四省一市團組織與團湖北省委點對點就業幫扶機制。4月中旬以來,上海、江蘇、浙江、安徽、廣東等地團組織分別對接湖北,舉辦“千校萬崗·就業有位來”線上專場招聘會,10.6萬名湖北大學生投遞簡歷27.2萬份。為幫助湖北地區染疫青年,團中央特別實施了“陽光自強支持行動”就業幫扶項目,對未就業染疫青年提供每人3000元生活補貼、500元崗前體檢補貼和500元交通住宿補貼,目前已累計向1424名青年發放“就業服務包”補貼569.6萬元。
“點對點”精準助力貧困家庭學生
“我終于找到滿意的工作啦!”靳金歌是河南科技大學的一名大四畢業生,趕上疫情,他一直對找工作感到焦慮。
“學校讓所有建檔立卡的學生都做了登記,在微信上建了一個‘建檔立卡同學群’,老師每天都會推送招聘信息到群里,有了門道,就容易很多。”靳金歌回憶說。
為了給貧困家庭大學生提供持續、長效的幫扶,團河南省委組建調研組到大中專院校進行實地走訪,詳細了解各校就業幫扶工作開展情況,協調建立團干部對接就業困難學生的精準幫扶機制,每名團干部與3-5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建立點對點、常態化的聯系,在就業引導、技能提升、心理疏導、崗位對接等方面提供精準服務。
“我們一直在努力做好大中專學生就業精準幫扶工作,已在鄭州大學、河南大學、河南科技大學集中舉辦3場線上招聘會,3000多家企業提供近1.2萬個就業崗位,兩萬余名畢業生報名參加。”團河南省委青年發展部周詳說。
為助力決戰脫貧攻堅,團十八大以來,根據團中央書記處統一部署,各級團組織啟動了“千校萬崗”大中專學生就業精準幫扶行動,計劃2020年幫助不少于10萬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大中專畢業生找工作。目前,各級團干部共與16.8萬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結成對子,累計提供就業崗位444.6萬個,通過多種渠道幫助11.6萬名建檔立卡畢業生就業。(記者 杜沂蒙 王璐璐)
關鍵詞: 千校萬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