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網課做志愿 疫情下 “00后”大學生的青春力量
從最初的入戶采集信息,到人員勸返、疫情排查,在山西省臨汾市蒲縣,20歲的張蕊昭不斷地升級著自己應對疫情工作的“技能”。
和張蕊昭一樣,在山西各地的抗“疫”一線,有這樣一群年輕人,他們志愿服務內容不同,有的入戶采集信息,有的負責消殺公共車輛,有的在交通管制點測量體溫,但卻有一個共同的標簽——“00后防疫志愿者”。
張蕊昭是山西大學法學院法學專業2017級的學生,從2月4日起,這個穿著“紅馬甲”的小姑娘就開始了走街串巷,排查宣傳的防疫志愿工作。按時“上崗”工作的她,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外,遇到忙的時候,還擔任起臨時搬運工,為居民分發生活物資。
“有些居民心情不好時,我會主動協助醫護人員進行心理疏導。在這場疫情下,我感受到了用知識的力量不僅提升自己的行動質量,更增加了思想的分量。”張蕊昭說。
作為社區年紀最小,但參與志愿服務“打卡”次數最多的志愿者之一,張蕊昭受到了當地團委的表彰,并給山西大學發來感謝信。
“您好,請問今天孩子的體溫是多少?孩子有外出其他地方嗎?”在四川省雅安市漢源縣富林鎮第二小學,山西大學法學院2019級本科生李瑾萱一遍遍重復著這樣的話語。從早上8點到下午6點,李瑾萱要打兩百多個電話核實當天學生的健康等情況,完成電話詢問后,還要進行資料整理和信息輸入登記。
與李瑾萱同樣忙碌的,還有00后大學生胡锧濱。疫情暴發后,看到越來越多的人奮戰在一線,他報名參加了山西忻州保德縣的志愿者,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給出租車輛進行消毒登記,為司機測量體溫。
山西大學法學院團委書記王彬說,疫情發生以來,一些團員在社會需要、條件允許并保障自身安全的情況下,投入到志愿服務工作當中去。從2月24日起,校內所有教學工作如期啟動,但所有志愿者們并沒有因上課影響志愿服務,也沒有因服務而耽誤了學習,所有同學按時上課、認真筆記。
“對這些‘00后’大學生來說,這是一場深刻的‘成人禮’儀式。他們用自己的志愿服務刷新了成長速度,在他們的熱情下也感受到了肩上的責任,而這股不斷迸發的行動力量正指引著他們前進。”王彬說。
疫情下,“00后”大學生積極投身防疫一線,用奉獻與堅守為這場戰“疫”注入了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