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高校競賽評估與管理體系研究》專家工作組研發的2015-2019年和2019年全國普通高校學科競賽排行結果正式發布。其中,包含本科院校榜單12個、高職院校榜單11個,省份榜單2個。
據了解,為與全國普通高校教師教學發展指數相呼應,今年的學科競賽排行榜與去年有較大變化。本科類榜單中新增了“雙一流”建設高校、地方本科院校和新建本科院校3個子清單,單列了農林、醫藥類本科院校2個子清單,高職類榜單中新增了8個榜單,新增了示范類、骨干類、一般類和“高水平”4個子清單,按照所在區域,新增了東部,中部,西部,東北4個子清單。
據統計,全國共有1172所本科院校進入2015-2019年全國普通高校學科競賽排行榜(本科)。在排行榜中,哈爾濱工業大學位列榜首,浙江大學和武漢大學分列第二名和第三名。
在學校類型分布上,理工類高校表現最搶眼,有64所理工類高校進入前100,149所理工類高校進入前300;其次是綜合類高校,有26所進入前100,78所進入前300;師范類、農林類居中,師范類有7所進入前100,35所進入前300,農林類有3所進入前100,18所進入前300;人文社科類和醫藥類最后,沒有高校進入前100,僅有18所人文社科類院校和2所醫藥類院校進入前300。結果還顯示,“雙一流”建設高校在榜單中名列前茅,41所列入排行榜的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國防科技大學未在榜單中)全部進入前300,其中有35所高校進入前100;96所列入排行榜的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中有68所進入前300,其中31所進入前100。1059所地方院校中220所進入前300,其中48所院校進入前100。
從區域來看,東部地區優勢明顯,得分占總分的47.61%,中部地區得分占21.75%,西部地區占20.24%,東北地區占10.40%。在東部地區各省份中,除了海南省由于高校數量較少,占比較低之外,各省份的貢獻占比在4.68%到16.70%之間,各省差距較小;中部地區各省份貢獻占比在8.67%到29.31%之間,省與省之間的差距較東部各省之間有所拉大;西部地區各省份貢獻占比差異較大,最低的只有0.83%,最高的達到24.73%,提示西部地區的“不均衡”態勢。東北地區各省份貢獻占比呈現階梯狀,遼寧省最高,黑龍江省次之,吉林省最低,分別為44.18%、31.33%和24.49%。
2015-2019年普通高校學科競賽排行榜(高職)共列入全國1039所高職院校。金華職業技術學院位列榜首,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和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分別位居第二名和第三名,第四到第十名分別是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蕪湖職業技術學院、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和福建船政交通職業學院。
從區域來看,東部地區得分占到47.55%,中部地區占27.36%,西部地區占19.97%,東北地區占5.12%。在東部地區各省份中,除海南省占比為1.94%外,其他各省份的貢獻占比在3.38%到16.88%之間;中部地區各省份貢獻占比在8.53%到26.92%之間,省與省之間的差距較東部各省之間有所拉大;西部地區各省份貢獻占比差異較大,12個省中有6個省貢獻率在5%以下,4個省貢獻率在15%以上,最低的只有0.83%,最高的達到25.22%。東北地區各省份貢獻占比,遼寧省最高,吉林省、黑龍江省次之,分別為45.69%、28.46%和25.84%,遼寧省的優勢較為明顯。
據了解,榜單結果同步在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官網(http://www.hie.edu.cn/)及微信公眾號,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工程教育專業委員會官網(http://csee.zju.edu.cn/)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