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上線慕課數量已達5000門,總量居世界第一,來自高校和社會的選學人數突破7000萬人次,逾1100萬人次大學生獲得慕課學分。在線課程教學已成高校對學生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隨著學習空間從傳統課堂轉到線上,一個以付費刷課的灰色產業鏈也逐漸形成,只要大學生愿意付費購買,即可享受“代學網課、代考試”的一條龍刷課服務,輕松就能拿到該門課的好成績。
按說,大學生都已經成年,好不容易考入高等學府,更應當珍惜4年的學習時光,即便是從傳統的課堂教學轉移到線上,沒有老師在身邊監督,也應該自覺自律,踏踏實實的學完每門專業課程。以優異的成績走出校門,不僅讓4年時光沒有虛度,無愧于自己和父母,也能更好地實現人生價值。
但頗為遺憾的是,一看就知道是自欺欺人的“代學網課、代考試”等所謂的一條龍刷課服務,卻偏偏被不少在校大學生所推崇。因為生意火爆,不僅有大學生專門從事“付費刷課”的多層級代理,更有不少大學生索性將網上學習課程全部交給代理刷單,自己則吃喝玩樂打游戲。原本由優秀師資組成、寄希望通過線上授課讓更多學子獲得良好成效的教學模式,反過來不但形成了灰色商機,甚至驕縱出了大學生的學習惰性,這不能不說是一種事與愿違。
可以肯定的是,由傳統的課堂教學逐漸轉移到上線慕課,讓大學生既能在時間上自主掌握,更能對授課老師有充分的多樣選擇,這也是科技發展進步給教育帶來的新的模式蛻變,只要大學生能夠自覺自律的用心學習,比傳統課堂教學勢必更能收到預期成效。然而,這一優秀的現代教學新模式,反而變成了“學歷注水機”。調查顯示,異常火爆的付費刷課,大學生只要按每門課程付費區區幾十塊錢,“商家”就能提供包括“代學網課、代考試”甚至獲得高學分的“一條龍”服務,完全不讓大學生“消費者”費一點心思。通過付費刷課最終獲得的學歷,其“含金量”還能有多少?
當然,也需要思考的是,有些大學生無奈選擇付費刷課,除了自律性差和缺乏學習主動性之外,也在于某些線上教學古板,甚至是對著教材照本宣科。學科對學生缺乏吸引力,授課視頻在旁邊播放,但看視頻的學生卻“人在曹營心在漢”。另外,學分的評價體系也存在問題,有學生按部就班跟視頻上課和考試,最后所獲學分居然比花20元刷課的同學差了一大截,而類似情況不是個例。有高校問卷調查顯示,該校開設線上課程的74人中,有66%的大學生表示會通過“朋友介紹刷課平臺、淘寶上搜索購買、高校供需撮合平臺QQ群、掛機”等方法進行刷課。
現在,大學文憑含金量不足已成共識,而付費刷課灰色產業鏈的形成,尤其是其代理中還有不少在校大學生的參與,更是給大學學歷添加一臺“注水機”,這一現象,該引起相關方面高度重視并及時整治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