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學員投訴英語流利說(NYSE:LAIX)旗下流利閱讀軟件拒不返還學費199元,將流利說推上輿論風口浪尖。這已經不是流利說第一次被投訴,在黑貓投訴、聚投訴等平臺上,有大量對流利說之前推出的“打卡返學費等活動”遲遲未能對用戶兌現,且存在誘導用戶消費的不能退款情況的投訴。
作為“AI+教育”第一股,流利說于去年登陸美股,業績方面,長江商報記者梳理發現,流利說2016年-2018年虧損分別為8920萬元、2.428億元及4.87億元,三年累計虧損8.19億元。
虧損背后,是高漲的營銷費用。2016年-2018年,流利說的營銷費用分別約為2853.4萬元、2.83億元,7.054億元。而去年,公司的凈營收為6.372億元,低于銷售費用。
面對長久以來的虧損,用戶付費率、續費率降低等一系列壓力,流利說商業模式備受質疑。
被質疑誘導用戶消費不能退款
近日,有消費者“匿名”向黑貓投訴平臺反映,稱“首次購買流利閱讀的199元100天閱讀,滿80天返款的課程,原本一直打卡,自5月13號被報道朋友圈打卡行為不當后,通知稱取消朋友圈打卡,表示不打卡按學習天數滿80天也可返款,但現在課程結束沒有任何返款消息。”
此番投訴也將流利說近日風波帶進公眾視野。近期微信安全中心官方公眾號發布《關于利誘分享朋友圈打卡的處理公告》,指出某些公眾號、應用軟件等主體通過返學費、送實物等方式,利誘微信用戶分享其鏈接到朋友圈打卡,違反了《微信外部鏈接內容管理規范》。微信在公告中舉例了流利英語、薄荷閱讀、輕課、火箭單詞等。
針對微信的處理結果,“英語流利說”在微博發出聲明:已經開始進行內部調整,“流利閱讀”從沒有以任何形式要求用戶通過朋友圈獲取客戶,“打卡”并非“利誘”,只是希望用戶在大家的監督下養成學習習慣。
有電商分析師表示,在線教育、校外培訓機構獲客成本高,所以在消費者支付費用后,一般不希望消費者退費,會在退費條款及程序上設置障礙。在完善在線教育機構退費機制問題上,還需相關部門進一步加強監管力度。
三年累計虧損8.19億
這些年流利說始終難以邁過盈利的門檻。
長江商報記者梳理發現,流利說2016年-2018年虧損分別為8920萬元、2.428億元及4.87億元,三年累計虧損8.19億元。據今年Q1財報,流利說實現營收2.53億元,同比增長161.7%;凈利潤仍虧損6730萬元。
虧損擴大的背后,是高漲的營銷費用。2016年、2017年、2018年,流利說的營銷費用分別約為2853.4萬元、2.83億元,7.054億元。而2018年英語流利說凈營收為6.372億元,低于銷售費用。
不過,關于流利說通過各種宣傳方式吸引用戶的做法,能否“收買”用戶及投資人則變得撲朔迷離,其也因“利誘分享朋友圈打卡”,陷入爭議中。
為了改變公司持續虧損的財務狀況,流利說從去年開始就在加大自己的業務布局,推出“少兒流利說”和流利說閱讀,業務覆蓋低幼、成人板塊,近期,流利說上線了一款名為“Kion英語學習”的APP。
對此有業內分析認為,流利說作為在線英語教育企業,補齊自己的業務線實現各階段全覆蓋,有利于擴大自己的市場占比,或許可以成為自己扭虧為盈的重要推手。
不過,從注冊用戶還是付費用戶的增速來看,流利說都已陷入平緩期。2019年第一季度的110萬付費用戶,相比2018年全年的250萬付費用戶,明顯有所減少。